怒

nù
怒
〈动〉形声。从心,奴声。本义:发怒,明显地表形于外的生气
同本义 [anger;fury;rage]
怒,恚也。——《说文》
怨而不怒。——《国语·周语》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诗·邶风·柏舟》
驴不胜怒。——唐·柳宗元《三戒》
吏呼一何怒。——唐·杜甫《石壕吏》
王怒。——晋·干宝《搜神记》
又
瞋目大怒。
又如:怒烘烘(怒哄哄,怒叿叿,怒吽吽。怒气冲冲的样子);怒恶(啧怒,发恨);怒心(愤怒之心);怒忿(气愤);怒恚(愤怒);怒猊(愤怒的狮子);怒恼(恼怒);怒愤(愤怒);怒噪(愤怒喧哗)
谴责 [blame]
若不可教,而后怒之。——《礼记·内则》
又如:怒怨(责备);怒言(谴责之言);怒谴(责怪)
奋起;奋发 [do all one can]
[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逍遥游》
又如:怒行(奋斗疾行);怒马(奋马);怒臂(奋臂)
激怒 [irritate]
自勇其断,则毋以其敌怒之。——《史记》
夫唯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宋·苏洵《权书上》
超过 [surpass]
刑罚不怒罪,爵赏不逾德。——《荀子·君子》
【中医释义】怒 ,病因学名词。系七情之一。表情因素可影响脏腑气血功能变化,甚则导致疾病的发生。恼怒过度可引起脏腑气血病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暴怒伤阴”,“怒伤肝”。脏腑气血病变可出现情绪急躁易怒。《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血气上逆,令人善怒。”《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灵枢·本神》:“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肝与怒五行同属,故肝与怒关系最为密切。
发怒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的情绪发泄,人发怒是在自身受到威胁或压力时的一种情感宣泄。一个人是否易怒,跟这个人的成长经历又着很大的关系,一个人小时的成长经历不好,受到的负面影响较多,那他便会缺少安全感,所以一受到压力,他便会用怒火来武装自己,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