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将坛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拜将坛

简介拜将坛,亦称拜将台,位于汉中市城南门外,距离古汉台西南约200米处。拜将坛现已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并建立文管所,对其加以保护。

拜将坛主体由南北分离的两座夯土台筑成。台高3米多,面积为7840平方米,此坛为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时所筑。面积与古汉台接近,是当年刘邦驻汉台拜韩信为汉大将军,举行隆重的授印仪式时所筑。

拜将坛
新建拜将坛

历史典故

拜将坛
拜将坛韩信像

相传在公元前206年,刘邦为王,就国南郑南。韩信便到南郑投靠刘邦,虽经萧何多次的引荐,但是刘邦并将韩信不加以重用,韩信伤心就此逃走。萧何听到韩信私自逃走的消息,在来不及禀报刘邦的情况下,亲自将韩信追回,并在刘邦面前反复陈述重用韩信的利害,因此说服刘邦,曰:“择良日,设坛场,具礼。”拜韩信为大将。

韩信,少事项羽未被重用,逃归刘邦,又未重用,再逃至现留坝县内的樊河边,夜间水涨不能渡,被萧何追回。萧何说服了刘邦,择良日,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

主要景点南台

拜将坛
拜将坛南台

拜将坛台四周用汉白玉栏杆围砌,台场平坦宽敞,南台脚下东西各树立一石碑,东碑阳刻“拜将坛”3个字,碑阴刻《登台对》。西碑阳刻“韩大将韩信拜将坛”8个字,碑阴刻七绝一首:“辜页孤忠一片丹,未央宫月剑光寒。沛公帝业今何在,不及淮阴有将坛。” 足以看出对于刘邦“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做法,人们是难以接受的。两碑相望,更为古坛增添色彩。

南台下东边竖一高约2米的碑,是书法家舒同为拜将坛题字。碑背面刻有韩信登坛与刘邦的一段对话,摘自司马迁的《史记·淮阴侯传》。

北台

拜将坛
拜将坛北台

北台上建有一亭,顶部是斜山式。斗拱飞檐翘角,下边枋檩竹等均施玄紫彩色和苏式彩画。此亭形体舒展而稳重,气势雄浑而大方,金碧辉煌,十分壮观。北台亭阁有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在汉中期间的题联:“盖世勋名三杰并,登坛威望一军惊。”正是这个拜将坛,把具有军事才能的韩信推到了楚汉相争这一军事大舞台,充分展示他的才能,叱咤疆场,所向披靡,助刘邦打下半壁江山。从某种意义说,拜将坛实际上是汉王朝的奠基台。

世纪大钟

拜将坛
汉中世纪大钟

安放于拜将坛的汉中世纪大钟,重达11吨,属中国西北最大的铜钟,其声宏亮,气势壮观,与拜将坛相应交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