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信息截止到2010.2.22

简便信息目前运营区段:淞虹路Songhong Road←→广兰路Guanglan Road

世博会前区段:徐泾东East Xujing←→浦东国际机场Pud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

标志色:绿色

列车编组:8节编组

最低票价:3元

运营:上海地铁第二运营有限公司

运营线路斜体字表示2010年开通的车站或换乘线路

‖徐泾东

虹桥火车站(换乘10号线)

虹桥2号航站楼(换乘10号线)

‖淞虹路

北新泾

威宁路

娄山关路

中山公园 (换乘3、4号线)

江苏路(换乘11号线)

静安寺(换乘7号线)

南京西路

人民广场 (换乘1、8号线)

南京东路(换乘10号线)

陆家嘴

东昌路

世纪大道 (换乘4、6、9号线)

上海科技馆

世纪公园

龙阳路 (换乘7号线,出站转乘上海磁悬浮示范线)

张江高科

金科路

广兰路◎‖

唐镇

创新中路

华夏东路

川沙

凌空路

远东大道

海天三路

浦东国际机场(出站转乘上海磁悬浮示范线)‖

◎注:往浦东国际机场方向的乘客须在广兰路站下8节编组车,换乘4节编组车继续乘坐。

运营时刻表往淞虹路站:首班车 5:49 末班车:22:24

往广兰路站:首班车 5:42 末班车:22:53

列车运营间隔周一~周四

早高峰(7:30-9:30)&晚高峰(17:00-19:00)

约4分39秒

其他时段

约5分~12分

周五

早高峰(7:00-9:00)&晚高峰(12:50-20:30)

约4分39秒

其他时段

约5分~12分

周六、周日

高峰时段(8:00-20:30)

约4分39秒

其他时段

约5分~12分

简介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是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中的东西线路。目前西起淞虹路,经过上海闹市区,在南京东路外滩穿越黄浦江到达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再向东至线路终点广兰路站;在龙阳路站可与已经建成磁悬浮转乘,直达浦东国际机场。东延伸段(广兰路--浦东国际机场)和西延伸段(徐泾东--虹桥机场西)正在建造中,预计世博会前通车。

一期工程于1997年开工,2000年6月11日全线试通车。到2001年第三季度,二号线一期工程日客流量已达20万人次左右。东延伸段一期(张江高科(新站)--广兰路)于2010年2月24日开通。目前西起淞虹路站,东至广兰路站,全长约29公里,设车站19座,其中全部是地下车站。

2号线人民广场站已经开始安装安全门,2009年7月1日至7日利用客流低谷时段(13:00-15:00)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
人民广场站的屏蔽门

进行安全门试运行,2009年7月8日起投入全天候正式使用。东延伸段各个站点也安装了屏蔽门。

技术信息轨距:1435mm

动力电源:1500V直流(架空电线方式)

复线区间:全线

电气化区间:全线

最高时速:80公里

运营时速:35公里

车型:A型

车型目前2号线有两种车型

AC-02

制造商:ADtranz、西门子

型号:A型

设计时速:80km/h

车辆编成:8节编组

车厢:铝合金车体。

AC-08

制造商:阿尔斯通南京浦镇车辆厂、上海电气

型号:A型

设计时速:80km/h

车辆编成:8节编组

车厢:铝合金车体。

其他信息: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

2007年7月,全长30.8公里的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伸段正式开工建设,计划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前建成投入试运营。同时,2号线还将从现在的淞虹路站向西延伸至虹桥机场。其中东延伸车站为金科路站、广兰路站、唐镇站、唐镇东路站、华夏东路站、川沙站、川沙东站、远东大道站、海天路站、浦东国际机场站。其中,地下站9座(含将改建的张江高科站)、高架站2座、地面站1座(站房与磁浮机场站合建)。加上目前已运行的25公里路段,到2010年,轨道交通2号线将连接起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成为贯通上海东西的一条大动脉,全程运行时间预计约1小时20分钟。

上海轨道交通乘车须知换乘其他线路列车请注意首末班时间

请在安全线或屏蔽门内候车,不要奔跑,照看好孩童以及随身物品

严禁跳下站台

不带易燃易爆或危险物品进入地铁

门灯闪烁、蜂鸣器响时禁止上下车

请为需要帮助的乘客让个座

遵守“七不规范”

上下电梯“左行右立”

排队进闸机验票进出站,不逃票。

小交路通俗意思就是小终点站

编组方式意思是列车有几节车厢构成

最低票价适用于同站进出

持交通卡出站换乘轨道交通可连续计费

地铁和轻轨区别在于轨道重量以及列车载客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