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为涪江一级支流,属长江水系。潼江又名梓江、梓潼水、五妇水、弛水、阴平河等,河名极多,分段而异。潼江是涪江的主要支流,发源于江油县境龙门山地,南流经梓潼、盐亭两县,至射洪县龙宝乡境西注涪江,全长296公里,流域面积5220平方公里。

潼江河源段溪河众多,呈树枝状遍布江油县西北部马角、厚坝、小溪坝3镇和永胜、双河、新凤、新春、新兴、铜星、重华、文胜、百胜、东安、河口、重兴、青林口等13乡。其主源有3支,东支名渭河,发源于二郎庙镇东北雷家河村海拔1710米的五指山(古称五妇山、五子山)南坡关垭子,北支名马阁水,发源于雁门乡会龙村海拔1602米的里垭子南坡,东、北二支南流至二郎庙火车站东双岔河汇合后仍名马角水,继续南流。西支系潼江正源,称文胜河,发源于文胜乡安顺村海拔2127米的大火地北坡,东南流经白阳洞、文胜场,至百胜乡中林坝与马阁水汇合,称阴平河。西南流至小溪坝阴平村观音坝,有发源于重华广利寺的重华河与发源于铜星、新春、永胜、新凤等乡的猫儿河汇流后注入阴平河,再南流2公里至阴平坝,又注入发源于双河、新兴两乡的倒淌河(即神农河),自此形成潼江上游主河道,海拔562米,河面宽约150米,流向东北经三合村折向东流,至河口乡场南刘家坝海拔529米处南流人梓潼县境。潼江江油县境流域面积1580.04平方公里,形成主河道后长14公里,径流补给主要为降水,次为地下水,少有冰雪。径流洪枯变化非常突出,汛期平均流量43.5立方米渺左右,洪卷二自然地理·147·峰最大流量却高达1000立方米渺以上;而枯水期流量仅在0.7立方米渺左右,1969年3-5月还出现过3个月的断流,年平均径流总量为4.68亿立方米

上流主要在江油境内,为“潼江”,中间主要在梓潼、三台境内,多称“梓潼”(也称潼江),下流主要在盐亭、遂宁境内,为“梓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