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马小红,女,1958年11月生,山东青岛人。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教育背景
2001—2004,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
1998年10月至11月日本早稻田大学比较法研究所访问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派出);
1984—1987,北京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
1978—1982,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研究领域
中国法律史,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主要讲授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法律史研究方法
社会兼职
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会副会长,董必武法律思想研究会理事,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理事,明德法律文化论坛主持人,《法律文化研究》执行主编。
曾担任中国法律史学会秘书长(2004年)、《法律史论集》副主编、编辑部主任(1998-2004)。人民大学历史与社会高等研究所合作教授。
荣誉奖励
《礼与法:法的历史连接》,曾宪义法学教育与法律文化研究基金会第一届“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成果奖”二等奖(2008);
《中国法制史考证(甲编)》,第六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杨一凡等,本人为第一卷、第二卷主编(2007)
《礼与法:法的历史连接》,司法部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优秀科研作品奖(2006);
《百年中国宪政之误区》,《社科研究》(香港)杂志编辑部优秀论文奖(2006)
《构建与解析中国传统法——兼论中国传统社会礼与法的关系》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5);
《中国法制通史》,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张晋藩总主编,本人为第一卷副主编(2003)
《试析中国古代社会中的“法官”》,中国法律史学会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02)
《中国法制通史》,十二届中国图书奖(2000),张晋藩总主编,本人为第一卷副主编(2000)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优秀青年(1996)
代表性成果
论文类:
《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载《法学研究》1987年2期。
《格的演变及其意义》,载《北京大学学报》1987年3期。
《试论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律形式》,载《中国法学》1992年2期。
《法治的历史考察与思考》,载《法学研究》1999年2期。
《中国传统法的结构与基本概念辨证》,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5期。(与曾宪义先生合作)
《百年中国宪政反思》,载2006年《清华法治论衡(高鸿钧主编)》第六辑。
《论礼治的改造》,载2006年《清华法治论衡》(高鸿钧主编)第七辑。
《确定性与中国古代法》,载《政法论坛》2009年1期
著作类:
《礼与法,法的历史连接》(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史》(独著),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守望和谐的法文明》(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代表性项目
《律与例:中国传统法律模式研究》(07JA82003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
《礼与立法》(92CFX002)(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表演系副主任、北京音乐家协会钢琴基础教育学会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全国钢琴考级委员会考评教师。
·1983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留校任教于钢琴教研室
·2002-2004年连续评为首都师范大学校级优秀教师
·2002-2003年首都师范大学大学生科研立项工作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主要出版物:
97年12月担任卫星电视教材《中学音乐课实用钢琴伴奏》10集范例弹奏,已播放。
2000年5月体育出版社发行《钢琴基础教学法》录象带两盒,担任钢琴乐曲范例弹奏。
2000年7月由青年出版社发行《戴于吾声乐作品50首》CD三张,担任15首钢琴伴奏。
2000年1月作为主讲及弹奏伴奏《钢琴即兴伴奏编配》VCD5张,有环球音像公司出版发行。
·主要演出
97年4月担任由张艺谋导演意大利、中国合演歌剧《图兰多》演员部分钢琴伴奏
98年2月随北京音乐家协会钢琴基础教育分会赴澳大利亚进行考察、演出,任全团艺术指导。
2000年9月随中共中央共青团委赴韩国参加第五届亚太地区青年技能大塞,任北京代表队音乐指导。
多年来为外国专家来华访问、演出、讲学担任钢琴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