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日
来源是指一般都是在礼拜六以及礼拜天放假休息的时间,包括大人工作休息以及小孩学习休息。
1994年3月5日,一个星期六。这是我国新工时制实行的第一个休息日,人们感到了一个不小的“解放”。但显然人们对当时第一个五天半工作日还不习惯,当时一家报纸有这样的新闻:轮到第一个双休日(当时是隔周休息一个星期六),全市有几十个单位的工作人员忘了“今天我休息”,照常一大早赶到单位。
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重新发布修改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将每周工作时间改为40小时,即实行双休日工时制,从5月1日起实施。新工时制使人们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同时也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星期五成了周末,电视台也纷纷调整节目编排,每逢周末,安排许多综艺娱乐、文艺晚会之类的节目。社会上增加了花样繁多的双休日活动,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双休日制度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善和提高。
现状对于某些人来说,双休日已经形同虚设。
这在中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当今相当多地区的中学,为了追求升学率,无视国家规定,在双休日(暑寒节假日亦然)进行强制性的“补课”。实际上是剥夺学生的休息权,占用学生的自由时间上课,令学生超负荷地学习。双休日上课的时间不同学校或有不同,轻者每星期上课至星期六下午,重者星期天上午也要上课,有的学校甚至整个星期只给学生星期天下午的几个小时休息。这使得学生一年到头成天埋头于书海中,没有休息娱乐的时间,没有自我发展的空间,没有课余闲暇做点想做的事。而当地教育部门的有意纵容,加剧了这一现象的泛滥。
对于上班族,一些企业特别是个体企业经常加班加点也使双休日变得名不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