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宝贵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杜宝贵,男,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75年4月生于辽宁省辽中县,199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获得管理学士学位;2000年、2003年分别获科技哲学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系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科技政策。

一、学术论文

序号

论文名称

刊物名称

作者排序

发表时间

ISSN

1

兴办教育产业对扩大内需的作用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杜宝贵、崔巍

2000.3

1008-3758

2

科学家发表重要学术著作的年龄研究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李侠、马兆俐、杜宝贵

2000.4

1008-3758

3

我国政务公开制度的现存问题及对策分析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杜宝贵、赵文勇、于兆吉

2001.4

1008-3758

4

论科学的分化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杜宝贵

2001.5

1002-0241

5

中美MPA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

娄成武、杜宝贵

2002.2

1003-7667

6

论技术责任的主体

科学学研究

杜宝贵

2002.2

1003-2053

7

略论入世后中国政府的公共行政文化走向

中国行政管理

娄成武、孙萍、杜宝贵

2002.6

1006-0863

8

论技术责任研究的三个转向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杜宝贵、冯琨

2003.1

1008-3758

9

论技术责任主体的缺失

自然辩证法研究

杜宝贵、胡振亚

2003.5

1000-8934

10

对我国能源技术政策的反思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孙萍 杜宝贵

2003.5

1008-3758

11

正确认识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几个关系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杜宝贵、张韬

2003.5

1008-3758

12

公共政策选择中价值冲突根源探析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杜宝贵、张满盛、于采宏

2003.6

1008-3758

13

技术责任问题研究述评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孙萍、杜宝贵

2003.8

1002-0241

14

论政策分析中的价值冲突

中国软科学

沙波涛、杜宝贵

2003.9

1002-9753

15

论技术与伦理的冲突与整合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杜宝贵、沙波涛

2003.10

1002-0241

16

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高教研究

杜宝贵

2004.1

1004-3667

17

基金会的发展历史和发达国家基金与企业合作起源、特点探析

中国科学基金

娄成武. 杜宝贵. 刘海波. 朱旺喜.

2004.2

1000-82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现状与发展

产业集群问题研究述评

我国科技法制建设问题的思考

论产业集群STI三维空间研究视角的内容与实践价值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探析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战略规划教材建设

谈科学发展观与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论正确认识MPA教学中的几个关系

论我国科技政策研究的路径重构

论技术与国家利益的一致与冲突

高等农业教育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理论界

中国教育报

中国高教研究

科学管理研究

高科技与产业化

李燕凌、杜宝贵、欧阳晓东

杜宝贵、张韬

孙萍、杜宝贵、王秋菊

杜宝贵 秦喆 胡振亚

于兆吉、杜宝贵、郭金龙

杜宝贵、曾觉悟

杜宝贵、司晓悦

杜宝贵、孙萍

杜宝贵、孙萍

杜宝贵、刘丽红

2004.6

2005.6

2005.7

2005.10

2006.1.6

2006.3

2006.5

2006.6

1002-1981

1002-0241

1003-6547

CN11-0035

1004-115X

1006-222X

二、学术著作(教材)

序号

著作名称

出版社名称

作者排序

出版时间

ISBN

1

《公共政策学》

东北大学出版社

娄成武、魏淑艳主编;第三、八章,本人参编5万字

2003.8

7-81054-1

2

《社区管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娄成武、孙萍主编;第二、六、七、十章,本人参编11万字

2003.8

7-04-012265-0

3

《论技术责任主体的缺失与重构》

东北大学出版社

杜宝贵

2005.6

7-81102-152-8

4

《文化管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孙萍主编,第七、八、九、十二章,本人参编12万字

2005.11

7-300-06954-1/D.1329

5

《行政管理学》

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

杜宝贵

2005.12

7-900692-29-0

三、科学研究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时间, 本人排序, 结题情况

1, 东北大学博士资助基金, 东北大学, 2003.8, 独立, 完成

2, 文法学院博士启动基金, 文法学院, 2004.3, 独立, 完成

3, 沈阳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沈阳市科技局, 2002.5, 参加, 完成

4, 国内外企业资助科技类企业发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3.7, 课题执行负责人, 完成

5, 宝钢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技术研发研究, 宝钢集团, 2003.7, 课题执行负责人, 完成

6, 执政党能力建设研究, 中共中央组织部、辽宁省委组织部, 2003.5, 子课题负责人, 完成

7,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公共政策决策模式选择研究, 沈阳市社科基金, 2003.11, 课题负责人, 完成

8, 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 辽宁省科技厅, 2004.6, 子课题负责人, 完成

9, 新时期辽宁省科技对外开放战略研究, 辽宁省科技合作协会, 2003.5, 子课题负责人, 完成

10, 政府职能与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环境的构建研究, 辽宁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 2005.3, 课题负责人, 在研

四、学术交流经历

序号

学术交流名称

项目主办单位

时间

地点

1

全国公共管理学培训

教育部

2001.8.11——2001.8.17

北京

2

公共管理师资培训

教育部

2002.6.15——2002.9.16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海沃德(Hayward)

3

教育部公共管理类本科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

教育部

2003.10.13——2003. 10.18

成都

4

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骨干教师培训

教育部

2003.11.24——2003.11.28

北京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CF)联合基金项目检查暨管理研讨会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03.12.16——2003.12.20

苏州

6

共生的21世纪——日本与亚洲

日本大阪国际大学、东北大学

2004.5.23——2004.6.5

日本大阪国际大学(OSAKA)

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控制学术研讨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东北林业大学

2004.7.16——2004.7.19

哈尔滨

8

第二届全国技术预见研讨会——技术预见:战略与实践

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

2004.12.09——2004.12.11

上海

9

“两课”调研

东北大学

2004.12.21——2004.12.25

天津、北京

10

中央党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研修班

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

2005.4.1——2005.4.29

北京中央党校

五、个人获奖

序号, 获奖名称, 奖项来源, 时间, 本人排序

1, 台湾中流文教与喜玛拉雅基金, 东北大学, 2000.3, 第一

2, IET教育基金, 东北大学, 2000.4, 第一

3, 台湾中流文教与喜玛拉雅基金, 东北大学, 2002.8, 第一

4, 文法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文法学院, 2002.9, 第一

5, 文法学院最佳助教, 文法学院, 2002.12, 第一

6, 文法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文法学院, 2003.10, 第一

7, 东北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东北大学, 2003.11, 第一

8, 《行政学》优秀课, 辽宁省教育厅, 2003.9, 第三

9, 沈阳市科学进步奖(三等) 2003-3-36-7, 沈阳市人民政府, 2004.3, 第六

10, 东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东北大学, 2004.6, 第七

11, 东北大学“五四”奖状, 东北大学, 2004.6, 集体

12, 《行政学》精品课, 东北大学, 2003.9, 第三

13, 《行政学》精品课, 辽宁省教育厅, 2003.11, 第三

14, 《行政学》精品课, 教育部, 2004.1, 第三

15,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教育部, 2005.5, 第五

16,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 辽宁省教育厅, 2005.5, 第五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