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楔齿蜥

斑点楔齿蜥(Sphenodontian)
斑点楔齿蜥曾广泛分布在新西兰本岛及其周围的小岛上,它的长相类似于两亿年前的古爬行动物,四肢发达,颈部和背部长有鳞片壮嵴.斑点楔齿蜥的名称虽然带有"蜥"字,其实并不是蜥蜴,两者明显区别在于斑点楔齿蜥具有第三眼睑,两眼之间还有一个类似于松果状的眼,其功能不甚明了。
简介

斑点楔齿的长相类似于两亿年前的古爬行动物。四肢发达,颈部和背部长有鳞片壮嵴.斑点楔齿蜥的名称虽然带有"蜥"字,其实并不是蜥蜴,两者明显区别在于斑点楔齿蜥具有第三眼睑,两眼之间还有一个类似于松果状的眼,其功能不甚明了。成年雌体体长0.4 m左右,成年雄体体长0.6 m左右,体色呈灰色或橄榄绿色,体重在1 kg左右。像鱼和两栖动物一样,蜥蜴是冷血动物。也就是说,它们的体温由环境温度来决定。不过,有些种类的蜥蜴能存储太阳的热量,让它们慢慢分释放出来。大多数蜥蜴是卵生动物,它们把蛋下在分里,而且把它们埋起来。小蜥蜴在蛋壳里会长出一颗牙齿,以便用来碰破蛋壳。多数种类的蜥蜴比食昆虫和啮齿动物为主。也有一些是草食性动物。
斑点楔齿蜥的动作缓慢,却非常长寿,一般来说,寿命在100年以上的个体极为普遍。斑点楔齿蜥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每年的1到3月是斑点楔齿蜥的发情交配期,而产卵却要到10月甚至12月,数量在5~18个,孵化期长达12~15个月,生育周期在两年左右,平均算来,雌斑点楔齿蜥每四年产一窝蛋,繁殖周期在爬行类动物中是最长的.斑点楔齿蜥生性好斗,所以它们总是单个生活在洞穴。洞不仅是每一只斑点楔齿蜥赖以遮风避雨的家,也是它们抵御侵略者的阵地,斑点楔齿蜥是夜行性动物,如果天气非常好的话,它们也很乐意在洞口晒晒太阳。
由于斑点楔齿蜥的新陈代谢非常慢,所以相对于其他动物来说,它们对食物的量的需求并不是很大,新西兰物产丰富足以源源不断提供给它们充足的食物。斑点楔齿蜥寿命长,适合在低温条件下生活,食物来源又比较充裕,却还是在1847年欧洲移民大量踏上新西兰岛后灭绝了。
习性

斑点楔齿蜥生性好斗,所以它们总是单个生活在洞穴。洞不仅是每一只斑点楔齿蜥赖以遮风避雨的家,也是它们抵御侵略者的阵地,斑点楔齿蜥是夜行性动物,如果天气非常好的话,它们也很乐意在洞口晒晒太阳。蜥蜴是变温动物,在温带及寒带生活的蜥蜴于冬季进入休眠状态,表现出季节活动的变化。在热带生活的蜥蜴,由于气候温暖,可终年进行活动。但在特别炎热和干燥的地方,也有夏眠的现象,以度过高温干燥和食物缺乏的恶劣环境。可分为白昼活动、夜晚活动与晨昏活动三种类型。不同活动类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食物对象的活动习性及其他一些因素。
个体的活动范围很局限。树栖蜥蜴往往只在几株树之间活动。据研究过的几种地面活动的蜥蜴,如多线南蜥等,活动范围平均在1,000平方米左右。有的种类还表现出年龄的差异。刚孵出的蝘蜓(Sphenomorplus)多在孵化地水域附近活动,成年后才转移到较远的林中活动。
大多数蜥蜴吃动物性食物,主要是各种昆虫。壁虎类(Gekkonids)夜晚活动,以鳞翅目等昆虫为食物。体型较大的蜥蜴如大壁虎(蛤蚧,Gekkogecko)也可以小鸟,其他蜥蜴为食物。巨蜥(Varanus)则可吃鱼、蛙甚至捕食小型哺乳动物。也有一部分蜥蜴如鬣蜥(Agama)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由于大多数种类捕吃大量昆虫,蜥蜴在控制害虫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很多人以为蜥蜴是有毒动物,这是不对的。全世界6000种蜥蜴中,已知只有两种有毒毒蜥,隶属于毒蜥科(Helodermatidae),且都分布在北美及中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