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庙

1.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庙泰山庙坐落在秦安县城东的凤山上,是天水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泰山古建筑群。被誉为“陇上铁汉”的清代邑人安维峻诗赞曰:“洞天高处是,烟井望中多”。
泰山庙的殿厦亭楼,按凤山山脊的自然地形,错落有致,分台建造,间有萦绕勾栏,盘曲石径相通连。第一台是东狱大殿,居全山建筑之冠。前有山门,两厢配以斋舍,殿前建有抱厦,院中复建抱厦,这组建筑群的平面设计巧妙,建造工艺精湛美观。东狱大殿后是一座高三层的重檐歇山顶楼阁式“蓬莱阁”,巍峨屹立于高大的方形台基上,气势轩昂,直插云天,牙檐高啄,映翠飞丹。经蓬莱阁拾级而上可至第二台,台中有甬道,东边建有洞宾庙,西边建有山神庙和鲁班殿,殿前有抱厦,增添了建筑布局支次。第三台原有一牌坊,榜书“五台观”,今已圮。这里山势平缓,地面宽阔,建筑最为密集,有钟楼、灵官殿、土地庙、无量殿。无量殿的建筑规模仅次于东狱大殿。该殿年久倾塌后,清同治时复建。无量殿西边有娘娘庙,庙前建一轩,其后壁开轩窗两个,凭窗远望,可见西山莽莽如画,陇水萦回若带。壁上题联:“好山对面青如洗,远树当窗翠欲流”此外还有砖砌拱形顶的药王洞、华陀庙以仓颉庙、千眼千手佛洞、接引佛殿等。庙宇玲珑绚丽,各有千秋。第四台是三清官,第五台为玉皇庙,第六台原建老君庙,今圮。
2.山东省庆云县泰山庙泰山庙位于山东省庆云县县城西7公里,东辛店街北头。明代所建,庙宇整齐壮观,大殿周围方园80余米。殿内供奉碧霞元君、眼光奶奶、送子奶奶等神像。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有庙会,此庙1935年重修,1941年,日寇在东辛店安设据点,庙被毁。
3.江苏省盐城市泰山庙泰山庙始建于何时已无考,明万历10年盐城知县杨瑞云重修。泰山庙原为四进级院房,入口处有八字墙,城门式的墙上书有“泰山庙”三个隶体大字;第二进为两层楼房;第三进是一座雄伟的古式建筑物枣飞檐楼,两边建有厢房数间;第四进为藏经楼。
1941年1月25日,新四军于皖南事变后在盐城重建军部,同年2月27日军部迁驻庙内。当年7月,日伪军发动对盐阜区第一次大“扫荡”,军部撤出,向阜宁县陈集区停翅港转移,泰山庙遭到敌机狂轰烂炸,破坏十分严重。至建国前夕,仅存遗址。1985年5月,盐城市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江苏省委决定,照原样重建,于次年10月建成并对外开放。
如今的泰山庙建有三殿两厢:前殿为日军焚毁,正在修复。正殿为新四军司令部作战室,军参谋长赖传珠在此办公,墙上依次悬挂着苏中、苏北、苏南、淮南、淮北、皖江和鄂豫边七块抗日根据地的作战地图(当时浙东尚未开辟),东侧有两部电话、两张行军床,为军部作战参谋日夜值班的地方,西侧是报务人员工作场所。后殿为藏经楼,刘少奇政委和王前夫妇、陈毅代军长和张茜夫妇分别住楼下东、西房内。当中为小会议室,刘少奇在这里主持召开过两次华中局高级干部会议,陈毅也在这里接待过外国友人汉斯·希伯和罗生特。东、西各三幢厢房,原为中共中央华中局饶漱石、曾山和机要、警卫人员住地,现在的东厢是“刘少奇、陈毅生平图片陈列”和“新四军烈士纪念馆”(陈列团职以上烈士生平图片)、西厢为“黄克诚大将生平图片陈列”和“新四军纪念馆馆藏书画选展”。
泰山庙内有不少名人书画和题联题诗,藏经楼屏风上的“江淮英杰,卫国干城”的题联是江泽民1990年5月1日手书。
4.湖北省武当玉虚宫泰山庙原为东岳庙,在玉虚宫前。明永乐十年(1412年)建。清代有修补。现存庙房15间,建筑面积345平方米,全庙占地面积3506平方米。1986年省文化厅决定维修、主体建筑坐落在高台之上,红墙周护,青石墁地,由大门、大殿、配房等组成三合院。大殿为砖木结构,硬山顶,抬梁式木结构架。脊饰大吻,殿角饰以仙人走兽,屋面全为六样绿琉璃构件,正面为全开式隔扇门,殿外月台石栏周护。面阔3间10.8米,进深l间5.94米,通高9.65米。殿前两旁配房各3间,均为砖木结构。这里现在是文物珍品陈列馆。
5.河南省偃师市缑氏泰山庙

今偃师市缑氏镇有泰山庙(又名天齐楼),始建于后周,宋元祐间《缑氏重修泰山庙记》(《金石萃编》卷一三九)上说“周广顺中李进者肇创其地”,为旅游景点。是被洛阳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洛阳市第三批文物(古建筑)保护单位。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原是"中共偃师县委"所在地,偃师中学校址,著名共产党人吴芝圃、叶林、郭晓棠、韩达生、朱少白等在此任教,领导全县的革命斗争。
6.山西省长治县泰山庙市、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泰山庙在长治县城北12.5千米的苏店镇原家庄村东隅。庙宇坐东向西,共为三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过楼、倒座戏楼、献亭、正殿、后殿。三院两侧有钟亭、鼓亭、土地殿、小鬼楼、十美女殿、耳殿、配殿、廊庑等建筑。泰山庙是为祭祀东岳大帝黄飞虎而营建的,创建年代无考。据正殿脊刹琉璃题记载,明嘉靖十九年(1540)重修,清代及民国年间亦曾多次修葺,现存殿宇属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
山门三间,悬山顶。过楼居山门之后,为中轴线上第二组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上下两层,单檐歇山顶。楼下青砖砌筑楼垛,高约4米,明间底层拱券门洞,洞门前出悬山式抱厦,四周设廊柱一周,斗拱支檐,琉璃脊兽装饰,十分精致,属清代晚期的建筑风格。戏楼呈倒座之势,与过楼连为一体。底层中辟通道,上层为单檐九脊顶戏台,清式风格。两侧分别有古楼,俗称小鬼楼、偏房,均为清末民初所建。 献殿与正殿相依,系中轴线上第三组建筑。广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正殿广深各三间,六架椽屋,单檐悬山顶。正脊八条巨龙,分别为红、黄、棕、黑四色,捏制精细。
飞龙腾空,流云飞绕,具有动势。脊刹狮驼宝瓶,上置宝珠,侧面站立一武士,身着盔甲,手持宝剑,威武雄壮。 后殿系中轴线上最后一组建筑。由后殿、十美女殿、南北配殿组成。后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两侧建十大美女殿。后殿脊刹下存明代琉璃题记。泰山神庙距市区很近,且在长(治)陵(川)公路边。规模宏大,建制完整,组群结合,错落有致,是一处明清风格的建筑群。
7.河南省长葛市老城镇泰山庙泰山庙又名东岳庙,位于长葛老城东关,不知何时创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天启三年(1623年)、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乾隆十年(1745年)、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行过重修。庙内建筑,多遭损毁,现仅存大殿和西配殿。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上覆以绿色琉璃筒瓦,屋顶中央饰黄色琉璃筒瓦方心,瓦当图案为兽头。正脊、徒工脊、戗脊均为琉璃牡丹花脊,正脊中间置一座三重檐楼阁,两端安有吞疹兽,背部插有剑把。垂脊上置各种小兽,戗脊上置武士。四个殿徒垂挂四个风铎,迎风摆动,叮咚作响。四周檐下施五踩重昂斗拱,后檐和东西檐昂嘴为正方形,前檐昂为龙首。两山置搏风板、悬鱼。梁架彩绘,色调鲜明。1981年县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