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会礁脉国家公园

国会礁名称:国会礁
地点:美国
国会礁像堵墙一样将犹他州的中部分割开来,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皱褶地带有为数不多的峡谷,长年奔腾的江水使得这里绿草茵茵。
国会礁位于美国西部犹他州的荒野之中。当19世纪中期摩门教徒路经这里时,远处山脉上高耸的巨大圆锥形山顶令他们联想起了国会山,而且坐落在山顶的红色岩石的形状与礁石十分相似,他们便用“国会礁”为期命名。实际上,国会礁是科罗拉多高原岩层皱褶的突出部分,长达上百千米。
这里的地形大约形成于6500万年前,那时科罗拉多高原正在逐渐抬高,与其相连的其余部分相对下沉,造成岩层大规模的扭曲。今天看来,岩层的皱褶就像一个巨大的岩石阶。大块的岩石层没有在皱褶的部分断裂开来,而是自然地垂在皱褶上。千百万年来,荒野上呼啸而过的狂风对皱褶进行了无情的侵蚀,渐渐形成了平行的山脊和峡谷相间的地貌。
国会礁的有些皱褶因其平滑的岩石表面上的坑穴可以积聚雨水而被称为“水壶”。积水的侵蚀使水壶不断扩大,渐渐地,它可以为一些生物提供栖身之所,在壶穴积满水的数星期内,生物迅速繁殖起来。当积水被蒸发耗用殆尽后,成年的蟾蜍便在壶穴中开始繁殖下一代,并将自己埋在洞底的泥中,让自己的身体被一层含有水分的黏液包裹,开始休眠,静静等待下次雨季的到来。一些昆虫的幼虫大概会脱掉体内90%的以上的水分,但当坑穴中再次积满雨水时它们又会一群群地飞回来。在坑穴干涸底部的小虾卵可以经历数十年的时间等待下次雨水降临,孵化长大。
人类在此生活的时间至少有1万年之久,其中包括考古学家称为“弗里蒙特人”的原始居民。“弗里蒙特人”的称呼源于弗里蒙特河。他们的足迹遍布科罗拉多高原的各个角落。13世纪以后,以游牧为生的印第安人乌他部落和帕鲁特部落迁居到了这里,他们随着季节变化不断迁徙。19世纪末,摩门教徒沿着弗里蒙特河岸定居下来,种植水果、坚果和庄稼。
弗里蒙特峡谷一年四季都有野花盛开。从峡谷里的小道往东穿行,穿过皱褶地带,可以爬上著名的亨利峰。站在亨利峰向下远眺,四周的景色就像美国作家爱德华•阿比描述的“这是沙岩和光滑岩石的巨大风化物”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