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罗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宋代薛景石《梓人遗制》所载罗机图,和一般织机或花机均不相同。是由机身、机楼子(机架)、豁丝木、鵶儿(操纵综片的悬臂)、大泛扇子(综片)、卷轴、滕子(经轴,原图只画一根,可能是两根,因绞经消耗较多,不便与地经同缠于一轴)、脚竹(原书未记)等主要部件组成(这种罗杨大概也是汉以来的成式,其特点是壑丝木架较高,和汉画像石布机的壑丝木架有些相象,在宋以后的织机里,是看不到的)。没有箴框(筘),也没有梭子。用斫刀投纾兼打纬。斫刀长二尺八寸,背部有三直槽,其一内安纾子,旁有蚍蜉眼儿(小孔),可以引纬。如织“华子”(织花),须另挂小泛扇子(绞综)。没有花楼和花本,一律用脚竹带动,不用花楼提花。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