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那罗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拘那罗陀

汉名真谛,南朝时印度高僧,最早来泉州弘法者的外国僧人。

《续高僧传·拘那罗陀传》云:拘那罗陀应梁武帝之请,从扶南泛海出发,“以(南朝·梁)大同十二年(546年)八月十五日,达于南海(今广州)。沿途所经,乃停两载。以太清二年(548年)润八月,始届京邑(建业,今南京)……陈·永定二年(558年)七月,还返豫章(今江西),又上临安(今杭州)、晋安诸郡。真谛虽传经纶,道缺情离,本意不申,更观机壤,遂欲泛舶往梭迦修国(今马来半岛北部北大年)。道俗虔请,结誓留之……(陈·天嘉二年,561年)又泛小舶,至梁安郡,再装大船,欲返西国。学徒追逐,相续留连。太守王方奢述众元情,更申邀请。谛又因循人事,权止海隅……至(天嘉)三年(562年)九月,发自梁安,泛舶西引。业风赋命,飘还广州……”以后在广州译经讲法,历时八载,陈·太建元年(569年)入寂。

拘那罗陀是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之一,在华期间翻译佛经49部,共142卷。他致力于宏扬印度瑜伽行派学说,对佛学中的唯识论、“三性”等阐精发微,多有创建。

宋·晋江人曾会撰的《重修延福寺碑铭》云:“古《金刚经》者,昔天竺三藏拘那罗陀,梁·普通(520—526年)中泛大海来中国,途经兹寺,因取梵文,译证了义,传授至今,后学赖焉。”今九日山西峰犹有“翻经石”遗迹。这是泉州海外交通见诸文献的最早记载。

上述文献,时、地有所出入,但据考证,六朝时虽晋安郡郡治在今福州,但拘那罗陀逗停晋安郡、梁安郡及翻经的地点是南安丰州九日山 下的建造寺——延福寺。

拘那罗陀到泉州,促进了佛教在泉州的发展。

(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曾会》、《泉州寺庙·延福寺》、《泉州山川·九日山·高士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