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祥
1、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教授

王建祥,男,1963年出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医学系,1991年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毕业,获得医学硕士学位。1990年5月至1991年4月在日本熊本大学医学部进修。1994年11月至1999年7月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从事研究工作。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委员会常委、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中华血液学杂志副主编。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主要从事白血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成人T细胞白血病N-ras癌基因点突变,发现急性白血病癌基因mdm2表达升高,阐明AML1和ETO基因的重排及AML1/ETO融合基因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b型的分子特征与标志。在国际上首先发现证实AML1-ETO与NCoR/mSin3/HDAC转录抑制复合物结合,抑制AML1靶基因的转录,阻断血细胞的分化,从而导致M2b白血病的发生。使用HDAC抑制剂可以诱导M2b白血病细胞分化凋亡。设计主持了急性白血病大剂量化疗、预后因素分析和危险度分层治疗。先后获得天津市科学技术成果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博士后研究杰出奖、卫生部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简称“吴杨奖”)血液内科专业一等奖等。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863”项目,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多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主编《白细胞疾病理论与实践》,参与编写论著多部。已培养研究生多名,已毕业博士研究生11名。
2、北京大学教授

力学与空天技术系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人物经历:
1962年出生于蒲江县寿安镇七星村,1970年进入七星村小学学习,1975年至1979年在金家祠中学接受初中和高中教育,自幼学习成绩优异。
1983年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士学位,
1986年获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
1995年获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博士学位,
1996年和1997年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和丹麦阿尔堡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1998年起在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工作。
研究领域:
固体力学、复合材料力学、细观力学
背景资料:
任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兼职教授、英国卡迪夫大学荣誉访问教授、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工学院学位委员会主席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力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复合材料学报》、《中国科学》(G辑)编委。主要从事复合材料力学、细观力学和非均质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研究。 对具有界面应力效应的Eshelby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具有界面应力效应的细观力学框架;提出了描述表面/界面效应导致的纳米结构材料性能尺度相关性的标度律;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断裂和强度分析、就地强度理论和强度优化设计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预测了含有桥联裂纹固体的宏观等效性能以及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宏观本构关系;发展了含有性能梯度组分的非均质材料等效传导性能的界限理论。曾获得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2000)、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5)。2008年被评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学术交流:
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和丹麦阿尔堡大学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获得荣誉:
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2002)
主要论文列表:
Duan, H. L., Wang, J., Karihaloo, B. L. & Huang, Z. P. 2006 Nanoporous materials can be made stiffer than non-porous counterparts by surface modification. Acta Materialia 54, 2983—2990.
Wang, J., Duan, H. L. & Yi, X. 2006 Bounds on effective conductivities of heterogeneous media with graded constituents. Phys. Rev. B 73, Art. 104208.
Duan, H.L., Karihaloo, B.L., Wang, J. & Yi, X. 2006 Effective conductivities of heterogeneous media containing multiple inclusions with various spatial distributions. Phys. Rev. B 73, Art. 174203.
Duan, H. L., Jiao, Y., Yi, X., Huang, Z. P. & Wang, J. 2006 Solutions of inhomogeneity problems with graded shells and application to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and composites. J. Mech. Phys. Solids 54, 1401—1425.
Wang, J., Duan, H. L., Huang, Z. P. & Karihaloo, B. L. 2006 A scaling law for properties of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Proc. R. Soc. A 462, 1355—1363.
Huang, Z.P. & Wang, J. 2006 Nonlinear mechanics of solids containing isolated voids. Appl. Mech. Rev. 59, 210—229.
Chu, H. J. & Wang, J. 2005 Strain distribution in arbitrarily shaped quantum dots with nonuniform composition. J. Appl. Phys 98, Art. 034315.
Duan, H. L., Wang, J., Huang, Z. P. & Karihaloo, B. L. 2005 Eshelby formalism for nano-inhomogeneities. Proc. R. Soc. A 461, 3335--3353.
Duan, H. L., Wang, J., Huang, Z. P. & Karihaloo, B. L. 2005 Size-dependent effective elastic constants of solids containing nano-inhomogeneities with interface stress. J. Mech. Phys. Solids 53, 1574--1596.
Duan, H. L., Wang, J., Huang, Z. P. & Zhong, Y. 2005 Stress fields of a spheroidal inhomogeneity with an interphase in an infinite medium under remote loadings. Proc. R. Soc. A 461, 1055--1080.
Zhong, Y., Wang, J., Wu, Y. M. & Huang, Z. P. 2004 Effective moduli of particle-filled composite with inhomogeneous interphase Part II: mapping method and evaluation. Comp. Sci. Tech. 64, 1353--1362.
Wu, Y. M., Huang, Z. P., Zhong, Y. & Wang, J. 2004 Effective moduli of particle-filled composite with inhomogeneous interphase Part I: bounds. Comp. Sci. Tech. 64, 1345--1351.
Wang, J., & Pyrz, R. 2004b Prediction of the overall moduli of layered silicate-reinforced nanocomposites Part II: analyses. Comp. Sci. Tech. 64, 935--944.
Wang, J., & Pyrz, R. 2004a Prediction of the overall moduli of layered silicate-reinforced nanocomposites Part I: basic theory and formulas. Comp. Sci. Tech. 64, 925--934.
3、中共山东省青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建祥,男,汉族,1959年11月出生,山东青岛人[1],中共党员,1978年2月参加工作,省业余大学文化程度。
1978.02——1988.10,空军部队历任排长、干事、副处长等职;
1988.10——1998.06,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政府办公室主任、政府副区长;
1998.06——2000.09,青岛市市南区区委常委、政府副区长;
2000.09——2001.07,青岛市委建设工委委员,市建委副主任、党组成员;
2001.07——2003.12,青岛市建设工委副书记,市建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2003.12——2004.02,青岛市市北区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副区长、代区长;
2004.02——2007.03,青岛市市北区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
2007.03——2010.01,中共青岛市市北区委书记;
2010.01——,青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