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司提反

【名称】:圣司提反
【作者】:卢卡·迪托梅
【时间】:1374—1390年
【材质】:木板蛋彩画
【规格】:131×42.5厘米
【文物现状】:意大利,佛罗伦萨,莫齐•巴尔迪尼宫画廊
【简介】
金色背景上的圣人就是司提反(也有译为“斯德望”的)。他在《使徒行传》中被称为“大有信心、圣灵充满的人”。《使徒行传》记载了圣司提反在世时的事迹,最后他被众人用石头砸死(第6–8章)。画面中可以看到,圣人头上有两块石头,这象征着圣人最终的殉道方式。圣司提反是使徒们在希腊的犹太人团体中直接任命的第一批执事之一,其任务是向寡妇们分发食品。因为是执事,所以身穿主教法衣,这是典型的执事服装,在地位上仅次于司铎;他的手中还拿着一本翻开的书,上面写着“如果司提反没有为上帝的教会而祈祷,就不会有保罗”。这幅《圣司提反》由乔治•卡夫塔尔首次出版于1952年。1968年,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伯纳德•贝伦森将其再次出版,并提出该幅作品与收藏于市立巴尔迪尼博物馆的《施洗圣约翰》(第1109号)同属锡耶纳画家卢卡•迪托梅所画的一幅多折祭坛画。这位美国学者认为,处于这幅多折祭坛画正中的应该是收藏于纽约大都会美术馆的《宝座上怀抱圣子的圣母》(第41.100.34号)。克里斯蒂娜•德贝内迪克蒂斯于1984年在文物管理局出口办公室的文件中查阅到了巴尔迪尼分别于1918年和1919年提交的《圣司提反》和《宝座上怀抱圣子的圣母》的许可申请,从而证明了以上猜测。1920年,《宝座上怀抱圣子的圣母》成了布卢门撒尔的收藏品(德贝内迪克蒂斯,1984年)。
舍伍德A.费尔姆于1986年完成了关于卢卡•迪托梅的专著,他却认为,这3幅画是画家在两个不同的时期完成的:《宝座上怀抱圣子的圣母》的创作时期应为1362—1365年,而两幅圣人像则应属于较晚的创作时期,大约为1374—1390年之间,从外表看来,这两幅圣人像同属于一幅已经遗失的多折祭坛画。这两幅圣人像规格一致,尽管那幅《施洗圣约翰》用的是现代风格的画框,但原来的画框叠压在冲压的光环上,其方式与《圣司提反》非常相似,这一点可以从《圣司提反》上用石膏和胶打底时所留的痕迹看出来。费尔姆指出,从这里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尖拱楣的两个构成部分的装饰线在顶部相交以后继续延伸,直达“三角墙”两侧的“斜坡”,这与卢卡•迪托梅创作于1374—1390年间的另一幅多折祭坛画非常相似,这幅多折祭坛画藏于佩鲁贾市的国立翁布里亚画廊。这块绘有圣司提反的隔板的上方拱顶砖块上画有两条小龙。现在,仍然可以在这一多折祭坛画中加入另外两块隔板,它们原来也是用于立在正中这块镶板两侧,上面画的分别是《圣保罗》(卡片号:007a)和《圣彼得》(卡片号:007b),由于马里奥•斯卡里尼从巴尔迪尼的藏品中辨认出了这两幅作品(1996年已收归国有),因此将它们同已经弄清楚的《圣司提反》联系到了一起。这幅《圣司提反》应被放置在与《施洗圣约翰》的对面,两者完全对称,也就是原来的多折祭坛画的左端,因为这位圣人被描绘成270度向右的形象,而且用于同其他几块板相连接的栓孔只出现在这块板的内侧。另外,这幅《圣司提反》与卢卡•迪托梅的另一幅名为《维纳诺的圣彼得》的签名多折祭坛画中的《圣文生》非常相似,后者也是创作于1374-1390年之间,目前收藏于国立锡耶纳美术馆。这表明,这位艺术家长时间反复创作这种形式和风格的圣人肖像,正是这种格式和风格使这位艺术家在14世纪60年代取得了相当的成就。1362年,卢卡•迪托梅与尼科洛•迪塞尔•索佐•特里亚奇(锡耶纳,自1348年有史实记载—1363年)合作,为“谦卑派”教徒创作了名为《圣托马索》的多折祭坛画,从此声名鹊起。目前,这幅作品也保存在国立锡耶纳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