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坝船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葛洲坝船闸

葛洲坝枢纽航运工程是“两线三闸”。自1981年6月通航以来,作为配合三峡工程建造的反调节航运梯级工程,极大地改善了长江三峡区域120公里水域的通航条件,大量货船从此安全畅通地出入川江。1982年葛洲坝船闸货物通过量不到 400万吨,之后每年有所增加,到1992年已突破900万吨,在1982年基础上翻了一番。后来又有大幅增长,1994年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

1、2号船闸室有效尺寸为280米*34米*5米,一次可通过一个总载货量为12,000~16,000吨的船队,每次过闸时间约12到15分钟。3号船闸室有效尺寸为120米*18米*3.5米,主要通过3,000吨以下的客货轮和地方船队,每次过闸时间约40分钟,其中冲泄水时间约7.8~8.7分钟。

一、通航标准(三江航道):设计船队:

近期最大船队为“三驳一顶”,即一艘2000马力拖轮顶推三艘1500、1000吨船梭型船队,远景(三峡枢纽建成后)最大船队为“四驳一顶”,即一艘4000马力拖轮推四艘3000吨驳船的船队。

通航流量:

三江正常通航航流量:45000m3/s;

三江近期最大通航流量:60000m3/s;

大江最大通航流量: 200003/s;

通航水位:

上游:▽66±0.5米

下游:

最高水位:▽61米

最高通航水位:▽54.5米

最低通航水位:▽39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