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画珐琅岁朝图瓶
基本资料

【器物名称】清康熙画珐琅岁朝图瓶[1]
【材质类别】珐琅器
【制作年代】清代康熙
【文物原属】宫廷御用,中国故宫博物院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器型规格】高:10.0公分,口径:2.3公分。
器物简介

清康熙画珐琅岁朝图瓶是铜胎,略侈口,长颈,削肩,敛腹瓶。器内施湖蓝釉,外表白地绘茶、腊梅、水仙、南天竺和灵芝等。圈足内白地书深褐色“康熙御制”双方框双行隶书款。面釉发色不佳,光泽度低,应系早期的作品。此件文物曾于公元1935年参加英国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1]
纹饰之美

器表白地绘饰茶花、腊梅、水仙、南天竺和灵芝等新春应景的花卉图案,因而名为岁朝,展现春暖花开、岁首迎新的欢庆喜气。[2]
器物功用

色彩淡雅的小瓶,用做花瓶或做案头的小摆饰。[3]
珐琅器注中国人习惯于将涂饰在金属器物表面的玻璃质称为珐琅釉。珐琅釉的主要的成份是矽酸盐类。需与不同材质的胎体结合,因此在制作技术上要兼顾釉与胎两者的理化性质;也就是说,这些釉至少应调配到膨胀系数比胎质的小,同时熔点比胎质的低,才能完整的附着在器表以增添器皿的美观。珐琅器即金属胎珐琅器,是一种集金属制作与珐琅釉料加工处理为一体的复合性工艺制品。它既具备金属贵重、坚固的特点,又具备珐琅釉料晶莹、光滑及适用于装饰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