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域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载域龙(学名:Atlantosaurus)意为“地图蜥蜴”,是种蜥脚下目梁龙科恐龙,状态为疑名。模式标本是由Arthur Lakes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莫里逊组发现,之后由耶鲁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在1877年所命名,当时被归类于泰坦巨龙的一个种,山泰坦巨龙(Titanosaurus montanus)。马什随后发现这些新种恐龙,年代早于泰坦巨龙,因此个别建立为新属,山载域龙(Atlantosaurus montanus) 。

载域龙是在19世纪后期的化石战争期间所发现,当时马什与爱德华·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两人为了互相竞争,竞相命名新的恐龙。在发现之时,载域龙因其巨大的体型,以及脊椎内的侧腔而著名。但不久后,这些特征被视为蜥脚类恐龙的常见特征,所以很难根据载域龙仅有的二个脊椎,来与其近亲做出分别。目前并不清楚载域龙是否为独立的属,所以状态为疑名。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

蜥形纲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Saurischia

亚目:

蜥脚形亚目Sauropodomorpha

下目:

蜥脚下目 Sauropoda

科:

梁龙科 Diplodocidae

属:

载域龙属Atlantosaurus

Marsh, 1877

种:山载域龙A. montanus(Marsh, 1877) (模式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