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钟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胡钟吾

男、汉族、 绩溪荆州人士,1906年生,毕业于上海群治大学政治经济系,历任宣城、泾县县长、浙江省政府浙西行署高级参议。绩溪县立初中校长(首任)。绩溪县参议长。国大代表等职务。赵台后,继任父亲遗志,广收历代名家法帖,集王右军字,深得于右任赏识,其书法作品在台湾港澳地区、日本和英美法等国中颇受欢迎。

胡钟吾老先生青年时代就读于上海大学、群治大学和广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为廖仲恺先生所器重。廖公殉国后,在抗日名将戴戟麾下,参加汀泗桥战役。每日动员85万人马出力,督修江淮水利,抗战兴军,展卫皖北平原。完成阜阳平原“井田战阵”,使本来无险可御的亳县、太和、阜阳、涡阳四县固若金汤。使部队于台儿庄大捷后,退出泰山战区,与山东省政府转进阜阳平原,御敌西进。只用29天时间建成亳县机场,并退还应得督工费二百万银元。

1938年,胡钟吾奉檄镇守宣城。他立即将十万民间红枪会改编为义勇队,并灌注民族战斗意志,以人海战术三次将日本鬼子赶出宣城,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1939年起,胡钟吾宣布田赋改征实物制,大幅度提高稻谷的收购价格,规定余粮户必须借给贫困户大米300斤。此举深受广大农民的拥护,缩小了农民间的贫富差距,社会稳定,民众的抗日热忱持续高涨。并力主革新皖政,促使李鹤龄一周内撤换腐败县长 28人。

钟吾后调任泾县县长,不久因病归辞,出任复办后的绩溪中学首任校长。继膺苏浙皖三省府高级参议及绩溪县参议长、国大代表,并在1948年4月第一届国民大会上慷慨陈词,发出“还政于民”的呼声,顿时会场内外掌声雷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