髀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述髀(bì)骨

即解剖学上的股骨,俗称大腿骨。

中医文献资料①指股骨。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髀骨,上端如杵,入于髀枢之臼,下端如槌,接于(骨行)骨,统名曰股,乃下身两大支之通称也,俗名大腿骨。”

②指胯骨。

《素问·骨空论》:“尻骨空在髀骨之后。”

③指桡骨。

《沿身骨脉论》:“辅臂骨者髀骨。”

④指锁骨。

《沿身骨脉论》:“横髃骨之前者为髀骨,髀骨之中陷者缺盆。”

⑤指腓骨。

《伤科汇纂》:“胫骨旁生者(骨行)骨,亦名髀骨。”

⑥指肩胛骨。

《伤科汇纂》:“琵琶骨亦名髀骨。”

相关文学记载宋欧阳修《岁暮书事》诗:“跨鞍惊髀骨,数带减腰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