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中国通俗性工人刊物,广东共产主义小组主办,1920年10月创刊于广州。周刊。32开本。前期由梁冰弦、刘石心编辑。先后由广州天民报馆、群报馆销售。第 1号发表题为《劳动者呵!》一文,说明办刊宗旨是对工人进行教育,推动工人运动,实行工人自救,以摆脱痛苦状况。此刊着重具体报道工人的痛苦生活,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号召工人组织起来进行斗争;还宣传将“改进生活景况的运动”和“改革生产制度的运动”结合起来。曾经对湖南的俄罗斯研究会作过报道,并批驳攻击“过激派”的言论。但也受到过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此刊经常发表工人的稿件。所见最后一期是1921年1月2日出版的第8期。

劳动者

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中外自然人)。

劳动者包括本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对其称呼有:职工、工人、学徒、帮手、帮工等。

但并不是所有自然人都是合法的劳动者,要成为合法的劳动者必须 具备一定的条件并取得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如偷渡者打工)

劳动权利能力:是指公民依法享受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资格。它是公民参与劳动法律关系成为主体的前提条件。

从社会学和哲学的角度上来看,劳动这个概念包括所有人类在自然界和社会中有意识地从事的创造性的过程。劳动的意义来自于劳动的人在其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中的需要、能力和世界观 劳动的意义和目的劳动有许多不同的原因和目的。但不论是在哪一种社会体系中,抽象地来看劳动一般有以下的目的:

个人以及社会作为个人的集合劳动来生产和制造其所需要的生活的物质基础,以及来满足其需要。 劳动作为保证或改善劳动的人或其家庭成员、朋友、团体、集团或阶级的社会地位的手段。 参加创新、文化和艺术创造的过程,参加科学知识的领会和发现,参加对政治或社会的改革。 劳动的历史意义通过劳动和劳动所创造的文化和技术的发展人类不但能够在自然界幸存下来,而且能够不断地加强社会的生产力以至于这个似乎无限的生产力的发展开始威胁到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本身的存在。从20世纪中开始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开始注意到劳动的这个历史意义。

劳动过程随着社会的规则和法律的不同而变化。而一个社会的规则和法律又是有很大一部分是由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可以看做是调整一个社会的劳动资源的供给、分布及劳动结果的方式。也就是说,劳动随文化和社会的变迁和差异而不断地变化。生产关系决定劳动的经济和政治目的和意义。每个文化时期和历史时期都有其特有的劳动形式。

劳动有一个与社会和国家体系不十分相关的方面,这就是技术水平。虽然每个人和每个社会的能力和经济可能不同,但一般来说人类总是尽可能地使用最有效的和新颖的技术来保证和提高其劳动的质量和生产力,来保证其劳动结果符合社会的需要。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的体力在劳动过程中越来越不重要了。其结果是体力劳动不断地被机器取代,而为了维护和发展现代化的生产系统的运行,越来越多的劳动力需要更好的教育和训练,新的劳动产生。虽然如此在一些发展国家中今天甚至于可以达到三分之一的人不直接参加劳动而是通过社会福利或其它方式来享受劳动产生的结果。对于这些国家的领导人来说这个现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和非常棘手的社会问题。

一些哲学家(比如卡尔·波普)认为只有从独立的意识中产生的劳动才会对社会带来最大的财富,因为奴隶或士兵式的劳动者没有或只很有限地可以选择其最有效的劳动方式和工具。 劳动是人权

世界人权宣言第23条中称劳动为人权:

(1) 人人有权工作、自由选择职业、享受公正和合适的工作条件并享受免于失业的保障。 (2) 人人有同工同酬的权利,不受任何歧视。 (3) 每一个工作的人,有权享受公正和合适的报酬,保证他本人和家属有一个符合人的生活条件,必要时并辅以方式的社会保障。 (4) 人人有为维护其利益而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 劳动者和工人劳动者,即指依靠出卖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的人。

工人即劳动者,多指工业生产领域,依靠出卖劳动获取报酬的人,常指“体力劳动者”。 脑力劳动者 体力劳动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