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海民
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

男,汉族,1953年8月生,吉林永吉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全国教育干部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评估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理事,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教育基本理论学科组成员,全国科技名词委教育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吉林省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长春市第十、十一届政协委员,《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主编,《现代中小学教育》副主编,《教师教育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编委。他是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文科首批“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教育学原理”国家重点学科牵头人,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负责学校文科科研和人事工作。主管社会科学处、人事处;联系外国语学院、物理学院。 简历:
1977年考入吉林师范大学(现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本科学习。
1982年毕业留校并赴西藏师范学院(现西藏大学)支教。
1983年至今在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科学学院任教。
1987年在东北师范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1990年晋升为副教授。
1991年在东北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1992年至1994年美国康涅狄格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1995年晋升为教授。
1997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002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高级访问学者。
1996年至2006年,多次应邀至香港中文大学、日本宫城教育大学、韩国公州大学、泰国曼谷联合国教科文亚太地区总办事处、香港教育学院、澳门大学、香港大学、日本东北福祉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参加国际会议、进行合作研究和讲学。
1994年至1999年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院长。
1999年至2002年任校长助理兼教务处处长。
2002年至2007年任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党委常委。
2007年任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1]
1999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教师奖,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1年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师。
2002年被评为吉林省省管优秀专家。
2002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高级访问学者。
2004年被评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
2005年被评为吉林省高级专家。
2006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2007年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1996年至2006年,多次应邀至香港中文大学、日本宫城教育大学、韩国公州大学、泰国曼谷联合国教科文亚太地区总办事处、香港教育学院、澳门大学、香港大学、日本东北福祉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参加国际会议、进行合作研究和讲学。
1994年以来先后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院长,校长助理兼教务处处长,2002年任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委,2007年任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
教学与科研成果:
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专业的教学和研究,研究方向涉及教育基本理论、教师教育、教育改革与教育政策等。
先后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3 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3 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项目 1 项,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基金项目 1 项,教育部司局专项课题 5 项,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科学规划项目 6 项,吉林省教育厅专项课题 2 项。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科)“十一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 1 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 1 项,着力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先后出版个人学术专著 2 部,主编著作 13 部;发表学术论文 110 余篇,其中在《教育研究》、《光明日报》上发表论文 12 篇,在CSSCI以上刊物发表论文 60 余篇,被《新华文摘》转载 4 篇。
研究成果曾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1 项,教育部师范司优秀成果奖 1 项,中国教育学会优秀成果二等奖 3 项,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4 项,吉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8 项。
教学成果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 1 项、一等奖 1 项。主持课程《教育概论》被评为2005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吉林省高校“省级精品课程”。
【留访交流】
2008.05 日本冈山县立大学,合作研究
2007.05 日本东北福祉大学(Tohoku Fukushi Univ.),合作研究
2006.09-2006.10 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Portland State Univ.),高教管理高级研修
2006.05 英国伦敦大学(Univ. of London)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
2005.10-2005.11 日本东北福祉大学(Tohoku Fukushi Univ.),合作研究
2004.10-2005.11 澳大利亚帕斯(Perth)、南澳(South AUST)、墨尔本(Melbourne)等大学,访问
2004.07 香港大学(UHK),第三届亚太地区教师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中日教师教育研讨会,大会主题发言
2003.10 澳门大学(UMAC)教育学院,讲学
2002.02-2002.06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教育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2001.02 香港教育学院(HKIE),访问
2001.01 日本宫城教育大学(Miyagi Univ. of Education),合作研究
1999.12 泰国曼谷(Bangkok,Thailan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学术年会
1999.05 韩国公州大学(Kongju National Univ.),合作研究
1998.10 日本宫城教育大学(Miyagi Univ. of Education),合作研究
1996.05 香港中文大学(CUHK)教育学院,合作研究
1992.10-1994.01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Univ. of Connecticut)教育学院,访问学者
★荣誉奖:
◇ 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2007)
◇ 吉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2007)
◇ 宝钢优秀教师奖 (2006)
◇ 吉林省高级专家 (2005)
◇ 吉林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2005)
◇ 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 (2004)
◇ 长春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2004)
◇ 吉林省第二批省管优秀专家 (2002)
◇ 吉林省优秀教师 (2001)
◇ 曾宪梓教育基金教师奖三等奖 (1999)
◇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9)
◇ 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997)
◇ 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 (1997)
★科研奖:
◇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十届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2007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与对策研究》
√ 东北师范大学第六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特等奖,2008
◇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性诉求》
√ 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2007
√ 吉林省第五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2006
◇ 《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趋势与政策建议》
√ 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一等奖,2007
√ 吉林省第五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2006
√ 长春市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2007
◇ 《专业化教师教育课程的理论》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九届高教科研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2005
◇ 《教育理论原创:缺失归因与解决策略》
√ 中国教育学会首届“中国教育学会奖”二等奖,2005
√ 吉林省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2004
√ 吉林省首届社科联优秀成果奖,2004
√ 长春市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2004
◇ 《教师职业专业化:高师院校发展的生命力》
√ 中国教育学会首届“中国教育学会奖”二等奖,2005
◇ 《论邓小平与中国教育发展》
√ 吉林省委宣传部等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优秀论文一等奖,2004
◇ 《现代教育原理》
√ 吉林省首届社科联优秀成果奖,2004
√ 吉林省第四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2003
◇ 《高师教育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典型范例》
√ 吉林省第四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2003
◇ 《教育原理》
√ 吉林省第三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2001
√ 吉林省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1
√ 中国教育学会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1999
◇ 《新世纪中国师范教育改革发展构想》
√ 长春市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
√ 吉林省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1
√ 东北师大第二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01
◇ 《21世纪初叶的中国高等教育思想与观念》
√ 吉林省第三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2001
◇ 《迎接知识经济挑战: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新探》
√ 吉林省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1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师范教育改革相互关系研究》的研究项目
√ 教育部师范司“师范教育科研课题”,2001
◇ 《跨世纪文化转型与新世纪教育重塑》
√ 吉林省第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9
√ 吉林省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
◇ 《教育学基础理论》
√ 吉林省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
√ 吉林省新闻出版局长白山优秀图书一等奖,1997
◇ 《教育过程论》
√ 吉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6
◇ 《教育过程中的难度教育价值及设计思路》
√ 吉林省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5
★教学奖:
◇ 《教育概论》,主持第一位
√ 2005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国家教育部,2006
√ 2005年度省级精品课程,吉林省教育厅,2005
◇ 《教育原理》,独立
√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国家教育部,2002
◇ “面向基础教育,实施“优师工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主持第三位
√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育部,2001
√ 吉林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吉林省教育厅,2001
◇ “教育学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主持第一位
√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教育部,2001
◇ “高师院校教育学专业改革的典型范例”
√ 吉林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吉林省教育厅,2001
★专著·教材: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与对策研究》
(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年度报告200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 《现代教育原理》 (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 《教育原理》(第3版) (专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 《百名博士生导师话师表》 (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 《现代教育原理》 (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 《现代教育学原理》 (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 《当代教育理论专题》 (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 《现代教育理论进展》 (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教育原理》(第2版) (专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 《中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 《教育学》 (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 《教育原理》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 《教育原理》(第1版) (专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 《教育过程论》 (专著)重庆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