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川乡
基本概况

隔川乡,古称南顺里;是位于连城县古城垣北部的一大重镇。这是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说他古老是因为它已有千年的历史,说他年轻是由于它在祖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又有新的沸腾。
隔川乡距县城三公里,辖区土地总面积27.77平方公里,不但风光秀丽,交通也十分发达。
隔川拥有自己较大的十里平川和怀抱四周的丘陵山地。大自然的杰作使隔川以其特有的妖娆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孕育着自己的文明史话和乡富民安的丰姿,曾誉著闽西,名扬海内。
地名来源据考证,隔川原名“峡头”,以自北入口处群山簇立,山峦对峙而取其名。古人喜用地形影喻人群风貌,故这里俗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说,有路人已进入人杰地灵之境的意思。然“峡头”也确实不负先人,借助圣地的厚道,至今代有名人。元末明初,先祖更以平川为殊荣,即兴改地名为“隔川”。从此,隔川人便更加脚踏实地,以自己勤劳和智慧,在天赋的宝土上辈创祖业,繁衍生息。
资源开发隔川的矿藏资源十分富庶,三叠纪地索引着国人对它的极大关注。七十年代末,福建省煤田地质大队、金属地质大队、水文地质大队分军齐驾隔川,进行过为期三年的地质考察和勘探,探明境内的文峰、隔川两大井田,储存的优质煤炭达四千万吨,且保存完整;鉴定出隔川的地下水资源,不但品位极高,而且流量最为丰富,肯定了隔川硅、锰、铁、稀土等矿藏的开发价值。还有地表适度沉积结构所生成的粘土,实为砖瓦生产的上乘原料,其储量当以亿立方米为统计单位。
旅游资源隔川的自然风光也十分独特。走进亚热带丛林覆盖下的山峦,无不使人心旷神怡、清心无比;更有北部滴水岩下的“珠岩夜月”,岩洞纵深数丈,岩壁泉如珠滴,府志载其“泉出岩窦,不溢不溜”,与西部声形并茂的“石门潭”遥相对应,别有一番意境。东面省级十佳风景之一的冠廌山、石门湖,俗有“神甲九州”之称,与其雄其景色日夜相伴,实在是维妙维肖、巧夺天工。还有境内的“美女照镜”、“仙人骑鹤”、“出米石”、“迎恩桥”等自然景地及其美丽的传说,颇引人入胜,让人流连忘返。······这灵山福地上的山、水、草、木无不展示着武夷余脉和梅花山嫡系的雄姿。
隔川境内建有龙龟庵、广岩寺、天后宫,常年香火不断。与隔川仅十五公里之隔的大丰山罗仙公太更被传得神乎其神,每日朝拜者络绎不绝。人们手持佛彩上山,八十岁的老人也自感年轻、攀登不累,不意中佛彩的下摆打上彩结,即喻神仙已出接相迎,朝拜者虔心已愿。
民间艺术

一年一度的花灯盛会,是隔川人最喜爱的民间庆典。它由陈姓八大班族系轮流主持,名系房人出灯聚庆。近年的花灯会不但保持了历代的古朴,还寓涵了现代科学的新意,每逢正月十三、十四、十五日,数百盏制作精巧的彩灯,由金锣开道,鼓乐笙歌相随,畅游村寨,形如银河入世,辉煌洒脱。
“隔川人最长于做生意。”这是人们对隔川人首肯和赞誉。《福建通志》二十六册记载,自宋末始隔川人便开始了自己的陶器生产,二百多年前传入鞭炮生产工艺,并曾鼎盛过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使隔川至今还享誉着“陶都”和“鞭炮烟花之乡”的美称。隔乡人不满足现状,近年又兴起制砖和红心地瓜干生产工艺,每年千吨以上的正宗连城红心地瓜干驰名中外,满足隔川社会各方面的需求。隔川曾广辟过宁化、永安、清流、长汀、武汉等通商渠道,昔日的“丝调之路”和历代的民间沟通,让隔川接结五洲;友善的秉性交换着隔川与世人的至诚至爱;工商贸易的发达奠定了隔川璀璨文化的雏形,现今的几百名大、中专隔川籍知识分子遍布神州大地,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已成为祖国四化建设的栋梁。
历史沿革解放前,隔川改大乡建制,除管辖本土的积德、隆兴、仙宫、胜营、竹林、隔口田、波洋以外,还辖有官庄、罗坊瑕、黄坊、石达 砾、魏寨、小朱地等外埠保甲。随着共和国成立后的改制,隔川也曾经历过公社化等行政变革。1993年9月,又恢复改设行政乡,辖八个村委会,人口逾万。
社会发展建制乡成立后,工商、邮电、税务、金融、完中、医疗、保险、民政福利机构已相应配套,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乡党政领导为政开明,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利用近郊和乡土资源的优势,致力经济振兴,以务实的精神规划辖区建设,以优惠的政策和最灵活的措施恭候同胞和内外友人的青垂,在诞生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引进资金一千余万元,新建成石材厂、铸件厂、机砖厂等乡村企业,地方经济得到了可喜的进展,年产三万吨的文峰、中峡等四个在建煤矿已投产,年产十万吨的隆兴煤矿也在积极筹资开办;硅、锰、磷、铁、稀土等重要的矿藏资源也正在发掘之中。面对九口已投产地下水机井欢吐的浪花,隔川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聚煤炭、电力、交通、机械、轻工为一体的工业要地。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1])
总人口
9379
男
4962
女
4417
家庭户户数
2363
家庭户总人口(总)
9151
家庭户男
4772
家庭户女
4379
0-14岁(总)
2817
0-14岁男
1561
0-14岁女
1256
15-64岁(总)
5835
15-64岁男
3089
15-64岁女
2746
65岁及以上(总)
727
65岁及以上男
312
65岁及以上女
41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8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