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碧山
朱碧山
中国元代铸银工艺家。字华玉,室名长春堂。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元代中晚期。浙江嘉兴人。 一直生活在木渎镇,故或称苏州木渎人。元代银器铸造名家。原先习画,后到苏州从事银器的制作,以槎杯闻名,以雕制银器取胜,为一时冠绝。史载他一生所制的器物多模拟水族、动植物、人物等,有虾杯、蟹杯、鼠啮四爪杯、灵芝杯、槎杯、达摩像、昭君像及金茶壶等。其中槎杯取材西晋张华《博物志》所载有人乘槎至天河遇织女的神话故事,构思巧妙,造型独特,工艺精湛。有4件槎杯传世。据说,他制作的蟹杯、虾杯、鼠杯等,注入热酒后会在桌滑行,其技已达到巧夺天工、出神入化之境。当时诗人名士如虞集、柯九思等都曾求他雕造银槎作为祝寿的佳品。然而,流传至今的作品,仅槎杯一种,被称为“朱碧山银槎”,在世界范围内,已知“槎杯”仅仅四件,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江苏吴县文管所、台北故宫博物院。从某种意义上讲,朱碧山的作品代表了元代工艺装饰雕塑和小型玩赏性雕塑的成就与艺术特色。 朱碧山生平事迹的历史记载甚少。元人陶宗仪《辍耕录》载“银工之精于手艺,表表者有声者,有朱碧山、谢君余、谢君和。”谢氏兄弟均吴县人,与朱碧山为好友。《香祖笔记》载:“元人所制银槎最奇古,腹有文,日至正壬寅,吴门朱华玉甫制。华玉号碧山。”《吴县志》载:“朱碧山,木渎银工,制蟹杯,甚奇。”他一生名作很多,所制酒器最为精妙,如虾杯、蟹杯、灵芝杯、槎形杯等,当时达官名流都以能得到他的作品为荣。元天历年间曾为奎章阁学士院鉴书博士、鉴赏家柯九思制作灵芝形酒杯,精奇格致。最有名的作品是槎形杯。槎(用竹木编成的筏)形杯是用白银铸成独木舟的形状,中空可以贮酒,槎上乘坐一人。通体雕刻精细。槎身雕刻桧柏的纹理,如老树杈枒屈曲。槎上一道人斜坐,头戴道冠,足穿云履,长须宽袍,正在凝视手中所执的书卷,神态可掬、形象生动。槎杯的腹底、口底均刻有诗句。他曾为诗人虞集和揭奚斯铸造过银槎杯,作为酬酢的酒器。诗人朱彝尊对朱碧山的银槎更是赞赏不绝,作有长诗《银槎歌》。
朱碧山还铸造过银质昭君出塞像、达摩像、鼠啮田瓜觥、金壶等,无不构思巧妙,造型奇特,式样各不相同。现存作品有银槎等六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