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色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rùn sè

1.修饰文字,使有文采。《论语·宪问》:“为命, 裨谌 草创之, 世叔 讨论之,行人 子羽 修饰之,东里子产 润色之。” 《玉娇梨》第一回:“昨赖老先生大才润色,可谓点铁成金。”

2.使增加光彩。《汉书·终军传》:“夫天命初定,万事草创,及臻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必待明圣润色,祖业传於无穷。” 晋左思《吴都赋》:“其奏乐也,则木石润色;其吐哀也,则凄风暴兴。”

3.湿润。 老舍 《四世同堂》六三:“他的嘴张得更大了些,往往被烟呛得咳嗽一下,他才用口液润色它一下。”

4.装饰点缀。《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箱中韫藏百宝,不下万金,将润色郎君之装。”

5.粉饰。《明史·何刚传》:“优游岁月,润色偏安,锢豪杰於草间,迫枭雄为盗贼,是株守以待尽也。”

6.犹加工,使更完美。 晋 陶潜 《述酒》诗题注:“ 仪狄 造, 杜康 润色之。”这里的完美具有主观色彩,有的人喜欢朴素的风格,那么使著作朴素的过程就是润色;有的人喜欢语言优美,那么使语言优美就是润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