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市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一、基本情况拖市镇位于天门市西北部,东隔天门河与京山县永隆镇相望,东南与天门市渔薪镇相邻,南与张港镇和蒋湖农场戈巴湖分场接壤,西毗多宝镇,北以汉宜公路与钟祥旧口镇交界,地势北高南低。拖市镇原名拖船埠,因天门市河在此弯曲狭窄,水流湍急,摆渡困难,人们用铁索拉船摆渡,故此得名。全镇总面积12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4341亩,总人口72586人,南北长21.95公里,东西宽11公里,呈柳叶形,东距天门市区38公里。

全镇行政体制改革后分为镇村两级,包括1个镇级行政机构和拖市、金窑、横河、周堤、拖市、金滩、王福、赵台、梅河、庙河、新集、直河、陈桥、丁云、中心、南河、双河、易家河、太平店、同宜、大桥、严家沟、徐集、陈营、禾场、梁场、严庙、佘湖、同兴场、丁仗、许场、黄流、官沟、福南、张丰、夏场、吴洲、百土地、牯水、三垱39个村民委员会。镇政府内设三大办公室(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发展办公室),职能机构包括财政所、派出所、卫生院、供电营业所、邮电支局等33个单位,集中驻拖市集镇,镇区面积为1.5平方公里。

全镇属平原地带,交通便利。镇内有荷沙线、汉宜线、潜杨线为主干道,通村公路直达主干道的交通网络。镇内每天有客货车辆开望武汉、京山、天门等地,大型客运车辆定期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机动车、出租车等往返于周边乡镇。

二、经济社会发展拖市是以第一产业为主体的传统农业大镇。产业结构调整以来,拖市镇进一步优化主导农产品区域布局,在全镇初步形成了六大产业基地,即棉花生产基地6.5万亩,油料生产基地5.1万亩,蔬菜生产基地近800亩,优质早黄豆和饲料生产基地1.5万亩,10万余头良种猪生产基地,优质用材林基地1.5万亩。目前有农产品运销协会5个,活跃着农业经纪人达2000佘人。

近几年,在招商引资的浓厚氛围下,拖市工业企业发展迅速,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拖市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和外商先后回乡投资,在镇内办起了永康油脂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福天木业有限责任公司、楚天香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目前,固定资产投资100万以上民营企业有11家。

全镇便利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以拖市集镇为中心,设有南河、夏场、梁场3个集贸市场,共有个体商户1743家,从业人员3386人,商业总产值1661万元。全镇财政总收入1103.84万元,工商税收实际突破200万元。

三、基础设施拖市是天西重镇,为便于商贸交通和市场活跃,近来年,镇委、镇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稳步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拖市、梁场、南河、夏场四个集镇下水道等配套设施建设,完成了16个村通村公路建设任务,通村公路呈网状散开的村村通公路网在全镇已具雏形。镇内电话电视网络健全,调频广播覆盖全镇,建有电视发射台一处,移动通讯站四处,联通通讯站四座;水力发电站两座,11万伏变电站一座,日供水量500吨的自来水厂一座。同时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拖市一中2005年被评为天门市示范学校,并跻身于全省综合实力50强之列;拖市卫生院拥有床位40张,服务面辐射到周边张港、多宝等乡镇,以及京山县永隆镇、钟祥市旧口等地,经济效益良好;新扩建的拖市福利院现有住房12栋135间,总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有可耕地50亩,在2006年6月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农村五保‘福星工程’建设先进单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