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水狮舞
徐水舞狮
舞狮,俗称耍狮子或狮子会。就是以人装扮狮子形象,表演其动作而组成的舞蹈,给观众以美感享受的艺术表演形式。
舞狮,始于汉,盛于唐。
据《后汉书》载,汉景帝时月氏国(西域的一个小国)贡狮子,时称“狻猊”。从那时起,人们就模仿雄健、威武的狮子的形象和动作翩翩起舞,逐步形成了狮舞,喜日庆典以此为乐,期望驱魔辟邪,故有“辟邪狮子”之称。到唐代,舞狮发展到上百人集体表演的歌舞,做为燕乐舞蹈在宫廷表演,称“太平乐”或“五方狮子舞”。诗人白居易有“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的诗句,绘状舞狮表演。自唐以后,舞狮涌向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
舞狮,这项古朴的民间技艺,历经二千年的沧桑。新中国建国后,才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扶植和各种艺术门类的指导,给舞狮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其艺术魅力充分展示,艺术价值不断提高,突飞猛进,从民间返回高雅艺术的殿堂。徐水舞狮也是这样,经几代人不懈努力,被誉为“北狮之宗”。2006年5月20日,经文化部确定,国务院批准公布:徐水舞狮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节 徐水舞狮的起源和发展
徐水舞狮的起源,要从北里村说起。北里村是徐水县东北部的一个村庄,1962年为便于管理,把该村划分为“南北里”、“北北里”两个行政村。
民国十四年(1925),北里村大户牛耀去世,牛家从定兴县北迎邱村请来狮子会。由于狮子会首次到异乡演出,演员们格外卖力,盈得了北里村民连声叫好,喝彩不断。此次狮子会的演出,给北里村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村内几个热心人商议,决定成立自己的狮子会,专程从北迎邱请来三个师傅传艺。这就是徐水舞狮的起源。
狮子会成立后,并非一帆风顺,历经磨难。没有道具,他们自己下手做;没有资金,大家捐款解决。家长鼓励自家的孩子去狮班学艺,学员有了进步,视为家庭和村内的荣耀。舞狮,北里村始终把它当做一项神圣的事业,“狮子会兴我荣、狮子会衰我耻”,成为北里村代代相传的箴言,赋予了舞狮巨大的精神动力和生存支柱,促使这项民间艺术牢牢地扎根于徐水大地。学员们克服重重困难,以训练为乐,以演出为荣,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历经两代人发奋拼搏,艺技有了明显提高。他们利用春节期间串村出会和庙会助兴演出,受到附近村民的喜爱,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已颇有名气,县内求师建会的越来越多。徐水县境内除南北里和北北里两个村外,波及到户木、广门、屯里、谢坊营、东张丰、沿村、邵庄、张庄、东崔庄、北胡渠、何庄、凌角桥、大东张等十几个村,纷纷办起狮子会。特别是建国后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北里村狮舞进京汇演夺魁,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走出国门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以及两次赴朝鲜慰问演出,而名声大振,吸引了定兴、满城、容城、雄县、青县、沧县和天津杨柳青等地18家来北里村求师办团。相继,中央歌舞团、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山西、新疆、河南等省区十几家省市级正式杂技团或歌舞团组建舞狮队,到北里村挑选演员。北北里舞狮团的演员及其弟子霸居中国北方各省,业内人士对北里舞狮有“北狮王”的称号,并引出“无狮不北里”的佳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徐水舞狮演出队伍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逐步发展壮大。全县舞狮演出团体80多个,他们除活跃在乡村文化生活和节假日演出外,还参加村民婚丧嫁娶及庙会助兴活动。演出队灵活多变,随时随地与本村和外村组团,参加中央、各省市的文化活动,还组团去国外演出。这样既保护和发展了传统艺术,又让演员得到实惠,演出活动红红火火。仅北北里一个村有40多个演员,每年平均演出200场次。徐水舞狮已成为一种文化产业,悄然兴起,走遍中国,走出国门。1998年,中央电视台来徐水拍摄《百狮吼春》实景,一声令下,百头狮子立即赶赴现场,使中央电视台的拍摄记者们为之惊叹!
第二节 徐水狮舞的艺技
徐水舞狮从扮演形式上有双人狮和单人狮之分。双人狮是两个人合扮一头狮子,在舞狮中为多。前者双手握着狮头道具戴在头上,后者俯身用双手紧抓住前者的腰带,身披用麻、羊毛纺织加工而成的狮皮,二人紧密配合完成各种动作;单人扮演的小狮子,也叫“少狮”,狮皮与四肢是连在一起的整体装束。引逗狮子的角色称“狮童”或“引狮郎”,武士装扮,手拿绣球引狮起舞,动作以翻、腾、亮相为主。舞狮表演中以打击乐器伴奏,为哄托气氛。
徐水舞狮在表演形式上有“文狮”(雌)和“武狮”(雄)之分。文狮重在表现狮子的活泼神态和温顺嬉戏的性格,通过演员的肢体活动,表现狮子搔痒、打滚、抖毛、舔毛、弯弓、嘴爪、掏耳朵和打舒展等习惯性动作,感情细腻,憨态可掬。武狮则是技艺叫绝,通过“狮子出洞”、“翻山越涧”、“登山直立”、“踩球过桥”和跳、转、腾、扑等动作,把狮子凶猛的各类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尤其是在“梅花桩上空翻”和“多狮踩球过桥”的表演,更是匠心独运,令人叹为观止。
徐水舞狮技艺提高,有一个发展过程。北里舞狮团1952年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汇演夺冠和被国家选中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之际,有幸接受国家正规舞蹈艺术的指导和训练,逐步脱胎于只追求惊险和粗鲁动作的俗套。演员们在舞蹈家教导下,精心琢磨,刻苦训练。他们在动物园中隔笼与狮为友,激其发怒,斗其扑物,观其跳跃,揣摩真狮的习性、表情和动作。在继承传统风格的基础上,把现代歌舞的特点融入其中,使这一民间舞蹈艺术日臻完善。
徐水舞狮艺技主要表现在凳(板凳)、桌(高桌)、桩(梅花桩)、板(滚球板,也称桥)四门功课上,有托举、打滚、甩尾、翻、跳、多狮过桥等50多个难度较大的动作做为北狮的艺术形式显示了它的魅力。尤其是北北里的“四狮踩球过桥”和南北里的梅花桩上“单腿旋转360度”的绝活,使人观而生畏,惊而喝彩。
第三节 徐水舞狮的荣耀
建国以后,徐水舞狮参加众多文艺演出和比赛,为徐水人民增添了荣耀,选其重要的记载如下:
1952年,北里村舞狮队代表河北省进京参加全国民间花会汇演,荣获金奖。
1953年5月,北里舞狮队在北京校军场、中山公园、长安大戏院及中央直属机关巡回演出17场后,同月14日,在中南海怀仁堂为***、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出,受到中央首长的鼓励和称赞。
1953年6月,北里舞狮队随贺龙元帅率领的赴朝慰问团到朝鲜战场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巡回演出百余场,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热烈欢迎。回国后,贺龙元帅赠“狮子彩船会”锦旗一面,并颁发给演员每人抗美援朝纪念章一枚。
1953年7月,北里舞狮队参加慰问朝鲜人民军的赴朝慰问团,深入到朝鲜城乡、郡道、工厂演出77场,光荣地完成了任务。
1953年7月17日,北里舞狮队随中央歌舞团参加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罗斯特举办的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经过35天98场预赛,击败众多对手,在决赛中一举夺魁,荣获金牌。
舞狮队在布达佩斯演出24场后,即对苏联、波兰、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进行友谊演出,历时半年之久,所到之处,均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演出非常成功。
1954年~1956年,北里舞狮队连续三年参加首都国庆庆典游行队伍,在天安门前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1958年大跃进时代,中央领导多次来徐水视察,均受到徐水舞狮健儿的迎接。
改革开放后,徐水舞狮重获生机,活跃在文化舞台上。
1994年2月15日,南北里舞狮队在北京文化局主办的第八届龙潭杯全国民间花会大赛中,荣获优胜奖(一等)。
1994年9月4日,南北里舞狮队在沈阳市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沈阳)国际民间舞蹈比赛中,荣获金玫瑰奖(一等)。
1994年12月20日,南北里舞狮队在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第四届群星奖比赛中,荣获银奖。
1995年春节,南北里舞狮队参加北京市文化局主办的第九届龙潭杯全国优秀民间花会大赛,荣获优胜奖(一等)。
1996年12月16日,徐水舞狮组团100头狮子,参加中央电视台星光灿烂十周年晚会,各代表队均获中央电视台赠送的“星光灿烂、誉满京华”锦旗。
1997年春节,张庄村舞狮队参加北京市文化局主办的第十一届龙潭杯全国民间花会大赛,荣获优胜奖(一等)。
1997年7月,南北里舞狮队参加中国(天津)龙狮舞邀请赛,荣获最佳奖。
1997年,北北里舞狮队参加中国吴桥杂技节花会表演赛,荣获一等奖。
1997年7月8日,南北里舞狮队参加中央电视台“九州月园文艺晚会”,中央电视台赠“九州月园,誉满京华”锦旗。
1998年春节,北北里与张庄舞狮队联合参加北京市文化局主办的第十二届龙潭杯全国优秀民间花会邀请赛,荣获优胜奖(一等)。
1998年5月,北北里舞狮队刘志忠等四人随河北省艺术团赴美国洛杉矶迪斯尼乐园演出,历时110天,演出172场次,观众达850万人次,演出队成员被授予“迪斯尼乐园荣誉员工”称号。
1998年,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中》栏目在徐水拍摄“百狮吼春”大型节目实景,场景选在瀑河水库。一声令下,徐水县各舞狮队立即组织100头狮子,与省艺术学校30多名儿童演员及解放军一个连队,联合组成庞大演出阵容,演出非常成功。
1999年,北北里舞狮队应邀参加河南开封“再现清明上河图”文艺演出活动,历时4个月。后又到开封瀚园碑林演出8个月之久,深受河南观众欢迎。
1999年5月,南北里舞狮演出队赴浙江台州参加“世界武术绝技大赛”开幕式演出。
1999年6月,南北里舞狮队参加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演出。
1999年9月,南北里与张庄联合舞狮队参加河北省首届民间艺术节闭幕演出,荣获一等奖。
2000年,北北里舞狮队参加洛阳牡丹艺术节演出。
2000年,北北里舞狮队参加浙江台州文化艺术节演出。
2001年,北北里舞狮队应邀参加杭州盛大狂欢节演出。
2001年6月,南北里舞狮队在石家庄参加河北省委主办的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庆典活动。
2001年10月,南北里舞狮队在四川绵阳参加第二届全国体育大会,荣获表演奖。
2001年,南北里舞狮队在湖北省荆门市参加由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家联合会联合举办的“金龙泉杯”第五届全国民间艺术节,获金奖。
同年,河北省文联、河北省杂技家协会命名南北里和北北里两个村为“狮舞之乡”。
2003~2005年,北北里舞狮队连续三年参加北京天坛公园主办的“春节文化活动周”演出,受到北京市民的欢迎,《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均刊文报导。
2004年2月,北北里舞狮队参加山西太原市举办的“闹元宵文艺晚会”演出。
2004年10月,北北里舞狮队参加山东济南大明湖公园举办的全国狮王争霸赛,荣获金奖。
2005年,北北里舞狮队参加山西壶关大峡谷举办的“国际攀岩比赛”开幕式演出,受到国内外友人的好评。
2006年7月,北北里舞狮队随山东文化传播公司赴韩国仁川、大邱进行文化交流,历时20天,演出10场,观众达15万人次。
2006年9月,北北里舞狮队在五台山,参加“中国第三届佛教旅游节”演出。
第四节 徐水舞狮的演出队伍
徐水舞狮自1925年成立到2006年历经八十个春秋九代人的传承,颇有建树的演员层出不穷,据演员回忆而录之
1925年,北里村组织狮子会和首批演员是:牛大林、牛桂兰、徐洛翠、徐洛棉、牛连、高洛华、王建华、牛春、王洛有等。
1953年,北里村参加罗马尼亚首都布达佩斯举办的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舞狮表演演员是:高树礼、徐志高、牛世宗、牛志忠、牛红汉等。
1953年,北里村第一次参加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舞狮演员是:牛桂三、高景海、杨义成、张景红、牛世魁、牛忠和等。
1953年,北里村第二次参加赴朝慰问朝鲜人民军的舞狮演员是:王树林、王秀三、贾珍、杨玉田、刘贵祥、刘凤祥、李金生等。
1998年5月,北北里舞狮队随河北省艺术团赴美国洛杉矶演出的演员是:刘志忠、李连成、牛伟、王宝章等。
2006年8月,北北里舞狮队随山东文化传播公司赴韩国仁川、大邱进行文化交流的演员是:徐振国、李辉、徐文党、毛军、李连福、徐波、张树堂、王宏柳、李长喜、高增力等。
北北里舞狮第六代传人李献艺,1950年生人,1980年选入新疆杂技团,后调入河北省杂技团,有“河北狮子王”之称。李献艺是国家二级演员,中国艺术院创作委员、中国杂技家协会理事、河北省杂技家协会驻会主席兼秘书长,《河北杂技》主编。他研究创新并演出的“四狮双层踩单球过跷板”、“单狮驭双少狮走梅花桩”及“梅花桩前后空翻”等独门绝技,在全国杂技比赛中获一等奖。他根据本人多年演出实践,先后撰写《北派狮舞的个性》、《狮子舞的力学作用》、《谈北派舞狮的形态训练》等多篇专业论文,在舞狮理论创新上独树一帜,为我国民间艺术舞狮的继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建国后,徐水舞狮向全国各大文艺团体输送一批又一批人才,单南北里和北北里两个村被国家和各省市正式歌舞杂技团选调演员共67人,其中国家二级以上演员19人,成为各文艺团体的骨干或支柱,他们又培育了一代又一代舞狮新人。
活跃在徐水大地的徐水舞狮演员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改变着自己的未来,谱写着徐水舞狮这颗璀璨民间艺术明珠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