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虎斑鸠

海南虎斑鸠(Corsachiusmagnrificus),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亚洲鸟类红皮书以及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属全世界30种最濒危的鸟类之一。全国记录在案的海南虎斑鸠数量不到200只,其没有亚种分化,分布区域也十分狭窄,目前已经处于濒危的状态。据文献记载,这种鸟只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我国浙江、福建、海南等地的山区被发现过,然而数十年来,几乎再无这种鸟的任何踪影。据国外有关专家分析,海南虎斑鸠的濒危程度可能更甚于朱鹮。
海南虎斑鸠是独行侠,不群居。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以小鱼为生。一般在傍晚出来活动,至今人类仍然没有掌握它们的生活规律,所做的标本均是幼鸟。
根据记载,这种鸟是由英国人在鸦片战争时期在中国海南岛发现的,长期以来仅在大英博物馆里保存有一副标本,以后再也未能获得相关信息,故而被称为“世界上最神秘的鸟”。直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海南虎斑鸠才重新在中国浙江、福建、海南等地的山区被发现。1999年1月,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鸟类专家高育仁教授,在粤北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见到1只海南虎斑鸠幼鸟,并做成标本,就引起海内外鸟类专家的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