鹩剧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鹩剧

鹩剧,是一种民间小戏,由民间贺新年活动中的歌舞发展而来。

鹩剧以唱故事为主,唱词多为即兴而发,通俗易懂,内容为抒发春祈秋祷之意,多采用粤剧及地方各种戏曲元素,逐步形成行当齐全、曲目丰富的地方戏种。

鹩剧的主要伴奏乐器为唢呐(当地称为“大笛”,可吹高、中、低音)、大鼓、文锣、武锣、大锣、二胡、扬琴等。

鹩剧的演出角色与粤剧一样,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角色,服装道具是根据演出角色全套配备的。

鹩剧的唱腔种类较多,分为文生唱腔、武生唱腔、花旦唱腔、丑生唱腔、媒婆唱腔等。调子分为合唱调、相思调、才子调、千秋帅等。

鹩剧主要流传于广西中南部,尤其以玉林兴业县所辖的十三个乡镇及周边地区为主,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