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A2“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该坦克即M1A1第二阶段改进产品,改进项目最早于1985年2月1日批准。
美国M1A2主战坦克
车长独立热像仪(CITV)这是该坦克的主要特征之一,由得克萨斯仪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s)光电分公司研制。该独立稳定式热像仪具有猎潜式(hunter-killer)瞄准镜的目标捕捉能力,将大大提高坦克在能见度很低(黑夜和烟幕)情况下与敌交战能力。目前正在研究取消原车长观察用的炮长主瞄准镜光学延伸装置。
美国M1A2主战坦克
车长指挥塔(CWS)在重新设计的指挥塔上,将安装改进型周视潜望镜,较大的舱口和机枪座圈等,取消了高射机枪的电动和手动操纵机构。
CO2激光测距仪该测距仪工作波长与热像仪相同,测距范围加大,穿透烟幕和尘烟能力更强,对人眼是安全的。
驾驶员热观测仪(DTV)用于取代现装备的AN/VVS-2驾驶员微光驾驶仪,可昼夜使用并扩大了驾驶员视野。
战场管理系统(BMS)亦称车内通信设备(IVIS),是一种网络数据和信息系统,能自动地提供双方部队位置、后勤信息、目标数据和命令等。该设备使用微处理机进行处理,装在车长热像仪显示装置旁边,位于车长位置右边的炮塔内壁上。目前正在研制车辆定位/导航仪。
数据 & 图片
战斗全重:64吨
车体长:7.918米
车体宽:3.657米
炮塔顶高:2.483米
公路最大速度:66.77公里/小时
越野平均速度:48.3公里/小时
车长(炮向前):9.828米
发动机功率:1103千瓦
乘员:4人
最大行程:465公里
主炮口径:120毫米
炮弹基数:40发
车底高:0.432米
单位压力:94.2千帕
负重轮数:7对
履带板宽:635毫米
生产数量:894辆
发动机:燃气轮机
传动装置:液力全自动
悬挂装置:高强度扭杆,液压旋转减振器
装甲结构:乔巴姆复合装甲
火控系统:指挥仪式数字式
单位功率19.3千瓦/吨
车全长
炮向后9.033米
车高
至塔顶2.483米
整车高2.886米
火线高1.89米
车底距地高
车体中部0.482米
车体两侧0.432米
履带宽635毫米
履带着地长4.650米
爬坡速度
10%坡度(6°)27.51千米/小时
60%坡度(31°)6.59千米/小时
0至32千米/小时加速时间6.8秒
燃料储备1907.6升
涉水深度
无准备1.219米
有准备1.98米
爬坡度60%
攀垂直墙高1.066米
越壕宽2.743米
最小转向半径原位
发动机
生产公司达信-莱卡明(Textron-Lycoming)
型号AGT-1500
类型燃气轮机
功率/转速1103千瓦(1500马力)/3000转/分钟
传动装置
生产公司底特律柴油机公司(Detroit Diesel)
型号X-1100-3B
类型液力全自动
前进档/倒档数4/2
转向装置类型静液无级,双差速
侧传动类型行星传动
侧传动比4.67:1
制动系统类型液压操纵的多片摩擦制动器,应急时可机械操纵
悬挂装置类型高强度扭杆,液压旋转减振器
主要武器口径/型号120毫米/M256型膛炮
并列武器口径/型号/数量7.62毫米/M240/1挺
防空武器口径/型号/数量12.7毫米/M2/1挺(车长)
7.62毫米/M240/1挺(装填手)
烟幕弹发射器型号/总数量M250/2×6具
热烟幕施放装置有
弹药基数
主炮40发
12.7毫米1000发
7.62毫米12400发
烟幕弹24发
炮塔驱动方式电液驱动,备以手动
炮塔旋转范围360°
炮塔最大回转速度
跟踪4.2°/秒
用稳定器42°/秒
火炮俯仰范围-10°~+20°
最大俯仰速率
跟踪1.4°/秒
用控制手柄22.5°/秒
用稳定控制器42°/秒
火炮稳定器
水平有(炮塔)
垂直有(随动于稳定的瞄准镜)
激光测距仪类型Nd:YAG测距仪
弹道计算机类型全求解式固态数字式计算机
炮长主瞄准镜类型带热成像仪的单目式
车长超越控制无
炮管弯曲修正炮口校正传感器
驾驶员夜视装置型号AN/VVS-2
车体和炮塔装甲类型乔巴姆
车体和炮塔用的钢装甲
车体
前上自下而上50~32.5毫米(为防地雷)
车底前部30~32.5毫米(为防地雷)
车底后部12.5毫米(不防地雷)
侧面25~32.5毫米
炮塔25~125毫米
自动灭火抑爆装置有
三防装置个体+集体
乘员加温设备有
车体安全门无
电气系统电压24V
蓄电池数目/电压/容量6个/12V/300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