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碗碗花

种中文名:打碗花
种拉丁名:Calystegia hederacea Wall.
种别名 :小旋花、兔耳草
科中文名:旋花科
科拉丁名:Convolvulaceae
属中文名:打碗花属
属拉丁名:Calystegia
国内分布:全国各地均有。
国外分布:分布于东非的埃塞俄比亚,亚洲南部、东部以至马来亚。
海 拔:100-3500
命名来源:[Flora Indica; or descriptions . . . 2: 94-95 1824]
中国植物志:64(1):047
英文植物志:16:287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细圆柱形,白色。茎蔓生、缠绕或匍匐状,有棱角,无毛,基部常有分枝。叶互生,基部叶片近椭圆形,长1-4厘米,宽2-3厘米,基部心形,全缘;茎上部叶三角戟形,侧裂片开展,常再2浅裂,中裂片披针形或卵状三角形,先端钝,有尖头,基部心形,有长柄。花单生叶腋,花西风长2-5厘米,有标签自负盈亏;苞片2,紫巾于萼筒外,大形,绿色,先端凸尖,宿营存;萼片5,长圆形,稍短于苞片,具小凸尖;花冠漏斗状,淡粉红色,长2-3厘米;雄蕊5八,基部膨大,有细鳞毛;子房上位,2室;花柱细长,柱头2裂。蒴果卵圆形,光滑。各子卵圆形,黑褐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分 布:各地均有分布
生 境:田野、路旁、溪边及草丛中
繁殖方式:种子
习 性:阳生
药用部位:全草
药用功能:调经活血、滋阴补虚
药用主治:用于脾虚弱、消化不良、淋症、月经不调、白带、乳法稀少、小儿疳积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