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劲松
1.朱劲松 南京大学朱劲松 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重点实验室、物理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64 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
系。长期从事材料的物理性能研究,八十年代对铁电晶体及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及界面引起的内耗
及超声衰减进行研究; 九十年代进行铁电薄膜的制备并研究了铁电薄膜诸多与存储记忆有关的物理
问题,如尺寸效应、应力效应、开关疲劳等。从事铁电薄膜制备及铁电存储器研究。在国内外重要
期刊上发表论文两百三十篇以上(SCI 论文190 篇),被他人引用超过八百篇次,并主编书一本,译
著一本。曾获1990 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1 年国家科委自然科学四等奖,1999 年江苏省
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 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各一次。曾主持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面上项目,目前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铁性异质结构复合体的制备及多铁性研
究”。目前担任第15 届国际内耗与力学谱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内耗与力学谱专业委员会主任;
电介质专业委员会委员.
2.朱劲松 中国科学院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简历:
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1998), 美国LinifieldCollege学士(1993)。先后在美国Lumera公司、Photon-X分别担任高级工程师(Sr.Engineer)和资深科学家(Distinguished Scientist)职务,现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
研究领域:
1). 高通量生物传感器与芯片系统:研究基于SPR成像技术的无标记、高通量、微阵列的生物检测与分析技术,主要应用包括蛋白组学相关的抗体筛选、生物标记物发现、蛋白质发现、疾病诊断等。2). 便携式生物传感器与芯片系统:研究以先进非线性光学材料为基础的新型的动态可调生物芯片结构与相关仪器,意在开发便携式可用于现场检测(Point of Care Testing, POCT)生物检测仪器,主要用于无线医疗、疾病控制、食品安全等领域。3). 高带宽THz光谱系统:研究基于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与飞秒光纤激光系统的THz光谱系统,主要应用包括:生物分子指纹鉴定、材料表征、公共安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