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汤
防风汤∶药方(一)【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八引甄权方。
【组成】防风 芎劳 白芷 牛膝 狗脊 萆薢 白术各3克,羌活 葛根 附子 杏仁各6克 麻黄12克 生姜15克 石膏 薏苡仁 桂心各9克
【用法】上十六味药,哎咀。以水1.2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服。服一剂觉好,更进一剂。
【主治】偏风。
防风汤∶药方(二)【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成】防风(去芦)60克 川独活(去芦,洗) 川当归(去芦,洗) 赤茯苓(去皮) 秦艽(去芦、,洗) 赤芍药 黄芩各30克 桂心(不见火) 杏仁(去皮、尖) 甘草(炙)各15克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血痹,皮肤不仁。
防风汤∶药方(三)【来源】《症因脉治》卷一。
【组成】防风 荆芥 葛根
【用法】水煎服。
【主治】外感风寒,发热恶风,有汗。
防风汤∶药方(四)【来源】《宣明论方》卷二。
【组成】防风 甘草 当归 赤茯苓(去皮) 杏仁(去皮,炒熟) 官桂各30克 黄芩 秦艽 葛根各9克 麻黄(去节)15克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15克,用酒、水共300毫升,加大枣3枚、生姜5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
【功效】疏风活络,宣痹止痛。
【主治】行痹。外感风湿,恶寒发热,遍体骨节疼痛,游走不定,舌苔淡白,脉浮。现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见上述症状者。
防风汤∶药方(五)[来源]《圣济总录》卷一零八。
【组成】防风(去叉)3分,甘菊花1两,羌活(去芦头)1两,藁本(去苗土)1两,石膏2两,旋覆花半两,蔓荆实半两,甘草(炙)半两。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4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1枣大(切),煎取7分,去滓,食后温服,日2次。
[主治]风热上攻,眼眉骨连头疼痛。
防风汤∶药方(六)[来源]《圣济总录》卷一零七。
【组成】防风(去叉)1两,白鲜皮1两,独活(去芦头)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1两,芎1两半,甘草(炙,锉)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主治]肝肾风气久积,客于目不散,目干涩痛。
防风汤∶药方(七)[来源]《活幼心书》卷下。
【组成】防风(去芦)半两,川芎半两,大黄半两,白芷半两,黄芩半两,甘草半两,细辛(去叶)2钱,薄荷叶2钱半。
[用法]上为末。每服1钱,用温汤调下,不拘时候。
【主治】小儿急惊后,余热未退,时复手足抽掣,心悸不宁;及风邪中入肺经,两目视人开眨不常。
防风汤∶药方(八)[来源]《伤寒微旨》卷上。
【组成】防风(去芦)半两,桔梗3分,甘草(炙)半两,旋覆花半两,厚朴(炒)3分。
[用法]上为末。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1块如枣大(擘破),煎至7分,去渣温服。
【主治】中风。恶风,自汗出,两手脉浮数而缓。若寸脉力小尺脉力大,在清明以后至芒种以前者。
防风汤∶药方(九)[来源]《圣济总录》卷一零八。
【组成】防风(去叉)1两,芎1两,白鲜皮1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甘草(炙)半两,独活(去芦头)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大枣2枚,竹叶10片,煎至8分,去滓,下蜜半匙,再煎沸,食后、临卧温服。
[主治]肝虚寒,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