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趋向性工业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原料趋向性工业又称原料指向型工业或资源密集型工业。通常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原材料及燃料、其布局要求接近原材料(或燃料)产地的工业部门。

主要包括:

①单位产品(吨)消耗大量原材料(数吨至几百吨)的工业部门,且原材料中含有的有效成分较低,失重比大,如有色金属冶炼及钢铁工业等;

②在生产过程中大量耗用电力或其他燃料的工业,如铁合金冶炼、炼铝工业等;

③原料不宜长途运输的工业,如制糖、茶叶初加工等。这类工业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通常占较大比重。其中某些工业部门原材料趋向性的特点是随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而变化。如早期炼油工业的布局一般趋向于原料产地,随着管道运输技术的进步,炼油工业便趋向于消费地建厂。早期钢铁工业布局一般趋向于铁矿石和炼焦煤产地,随运输和选矿、冶炼技术的进步,其布局越来越趋向于沿海港口和消费密集地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