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工业地理
部门工业地理研究各工业部门生产布局条件、特点和规律。为工业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区域工业地理相对应。随社会生产分工的不断发展,各个独立的工业部门逐渐形成。人们对各工业部门布局特点与影响其布局的诸因素及相互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促使它从研究整体工业布局和工业地域综合体的工业地理学中分化出来,逐渐形成独立的分支学科。
各国划分工业部门的方法不同,故相应的工业部门地理学的划分亦不同。按中国统计分类,工业部门包括重工业(采掘、原料、制造)和轻工业(包括以农产品为原料和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又可细分为冶金、电力、煤炭与炼焦、石油、化学、机械、建材、森林、食品、纺织、皮革、造纸及文教用品等12个工业部门。
部门工业地理研究工作发展不平衡,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外已相继出版了钢铁工业地理、化学工业地理、动力或能源工业地理、煤炭工业地理、石油工业地理、机械工业地理、森林工业地理和建材工业地理等专著。但有些工业部门的研究十分薄弱。
部门工业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工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的共同研究领域。为研究不同社会经济制度和不同的自然和技术条件下各工业部门地理分布规律,既要掌握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也应熟悉工业经济学、工业技术科学知识。当前条件下,部门工业地理研究不能局限于本部门,必须运用综合的、区域的观点,并结合各工业部门的生产特点与工艺流程,通过对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的综合分析,探讨各工业部门布局的规律和特点,为地区工业发展和各工业部门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