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
1.清朝将领王珍(?—1857)字璞山,湖南湘乡人。诸生,从罗泽南学,任侠好奇。咸丰二年,粤匪犯长沙,上书县令朱孙诒,请练乡兵从泽南教练,屯马垞埔,以团防劳叙县丞。剿桂东土匪有功。广东边境匪犯兴宁,率死士百人驰击,殪贼甚多,累擢同知直隶州。
三年,罗泽南援江西,初战多死伤。珍请於曾国藩,增募三千人,将往援,会南昌围解。国藩议裁汰其军,巡抚骆秉章见所募勇可用,留二千四百人防湖南。珍精於训练,令士卒缚铁瓦习超距。自以意为阵法,进退变动,异於诸军。四年,粤匪踞岳州,珍由湘阴进攻,败贼於杉木桥,乘胜克岳州,曾国藩率水陆军并至。珍出境进剿,遇贼羊楼峒,失利,贼蹑其后,岳州复陷。珍所部死者千人,坐轻进夺职,留营效力。既而罗泽南从国藩东征,珍收集散众,留未遣,骆秉章令率五百人徇郴州。
时两广交界土匪蜂起,朱连英、胡有禄最强,各拥万人,称王号,时时扰湖南边境,珍与参将周云耀协防江华,数击走之。援道州,解其围。策贼必乘虚袭江华,日驰百馀里,先至,待贼至迎击,大破之。进捣桃州,出龙虎关,破恭城贼於栗木街,回军解宁远、蓝山围。别贼掠零陵,周云耀困於隘。珍率数十人驰进,令曰:“寇众,退且死!”据险夹击,逐北数十里,转战深入九嶷山,贼氛渐清,复原官,赐花翎。五年,土匪何贱苟勾结朱连英陷富川、江华,进犯永明。珍偕周云耀往剿,迭败之。连州匪自龙虎关来犯,势甚张,疾趋迎击,殪贼二千,擢知府。馀贼走陷灌阳,复由全州袭陷东安。珍会广西军克灌阳,驰至东安城下,环攻两月,始克之。贼窜出,合胡有禄,将入四明山。分路抄袭,擒有禄,焚山中贼巢,馀党悉尽。时别贼何禄踞郴州,陈义和踞桂阳,分扰永兴、茶陵、耒阳,窥衡州。珍增募至千五百人,分兵守耒阳,自率千人攻桂阳,再战克之。贼聚粮於瓦蜜坪,火其屯,出奇兵攻郴州,贼遁走尚万馀,合乡团邀击於黄沙堡,追至两广墟,贼方食,纵击歼之。乘胜破永明、江华踞贼,穷追至连州,朱连英仅以身跳免。六年春,又破贼於阳山,贼遁英德。骆秉章上其功,迭诏嘉奖,予四品封典,以道员即选。
珍专办南防凡二年,湘、粤间诸匪诛殄几尽,军士死亡亦多。请假将还,会罗泽南卒於武昌,李续宾代将其军,粤匪石达开自江西窥湖北,续宾招珍助剿。遂进屯岳州,转战崇阳、通城、通山、蒲圻,复四县,歼贼首张康忠、陈华玉等,兴国、大冶匪众亦解散。武昌寻克复,加按察使衔,以湖北道员记名简放,仍驻军岳州。
七年,调援江西,五月,抵吉安。先是官军水陆合围吉安,其攻临江者,亦掘长壕困贼。贼渠胡寿阶、何秉权率众数万来援,据水东,与城贼夹江相望。珍沿赣江而南,自三曲滩济,结营水东东南山上。贼鼓噪乘之,珍登望楼,令士卒筑垒不辍,毋许仰视,贼疑不进。俄山后一军出贼背,鼓声起,筑垒者投畚大呼驰击,左右伏起,阵斩秉权,蹙贼众於水,馀走水东。军中方具餐,珍曰:“不克水东不遑食!”挥军捣贼垒。都司易普照,勇士也,先登中炮殒,众愤,争入垒,杀贼数千,寿阶遁。珍渡江壁藤田,寿阶自宁都、沙溪挟援众来犯,珍分兵击其左,自率百人捣其右,贼崩溃,蹙之瑶岭,擒寿阶,斩馘数千。是役悍贼俘斩殆尽。
闰月,援贼复自宁都出永丰。珍以千二百人迎击之,追至宁都之钓峰。贼背水以拒,既败,尽没於水。斩贼首萧复胜等,拔难民万馀;六月,再破新城贼於东山坝,斩贼首张宗相等。时悍贼杨辅清愤屡败,纠众十万踞广昌头陂,誓决死战。珍笑曰:“贼聚此,可一鼓歼也!”勒兵大战,先驰马陷阵,众从之,贼大溃,逐北六十里,斩馘无算。捷闻,诏嘉奖,称其以寡敌众,歼除钜憝,赐号给什兰巴图鲁。方拔乐安,进规抚、建两郡,会周凤山兵溃吉安,乞援。珍令乡团张己帜趋建昌,而潜返藤田规吉水。杨辅清闻珍去,以七万众围乐安。珍夜入城,诱贼至城下痛歼之。辅清屯林头,珍进击,贼以马队数千突阵,令火箭射之,藤牌兵俯首砍马足。刘松山、易开俊左右合击,自率精锐贯贼阵,斩级数千,获马三百匹,俘八百人,辅清遁走。珍感疾返乐安,九月,卒於军,年仅三十有三。诏嘉奖纪律严明,身经数百战,前后杀贼十馀万,克复城池二十馀处,厥功甚伟,赠布政使衔,依二品从优议恤,予骑都尉世职。江西、湖南建专祠,谥壮武。
珍貌不逾中人,胆力沉鸷,用兵好出奇制胜,驭众严而有恩。所著有练勇刍言、阵法新编,皆出心得。刘松山为湘军后起名将,旧隶部下,后其军皆用珍法。珍既殁,所部归其弟王开化及张运兰分统之。
2.北京市平谷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珍:现任北京市平谷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主管工作:主管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代表联络室。

信息介绍:男,1950年2月出生,汉族,北京市平谷区大兴庄镇白各庄村人,1971年8月参加工作,197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中专(北京中华会计函授学校财务会计专业),注册会计师。
1966年7月至1971年8月在大兴庄镇白各庄村务农;
1971年8月至1984年8月先后在北京市政公司、平谷百货公司工作;
1984年8月至1986年5月在平谷县人民政府财办工作任科员;
1986年5月至1987年12月在平谷县财政局工作,先后任副科长、科长,其间:
1987年9月至1990年8月在北京中华会计函授学校财务会计专业学习;
1987年12月至1990年5月任平谷县财政局副局长;
1990年5月至1994年2月任平谷县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1994年2月至1994年9月任平谷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国有资产管理局局长;
1994年9月至2001年4月任平谷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国有资产管理局局长、地税局局长;
2001年4月至2001年11月任平谷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国有资产管理局局长;
2001年11月至2002年4月任平谷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董事长;
2002年4月至今任北京市平谷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3.河北保定人 中共党员王珍,曾用名杨毅。女,河北保定人,中共党员。山西潞城北方大学文教学院毕业。
1916年5月17日出生在灾难的旧中国,成长在祖国生死存亡的战争时代。192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京汉铁路全线的工人大罢工。父亲是京汉铁路工人,住汉口江岸。工人们轰轰烈烈的斗争,震撼了她幼小的心灵,和邻居家的小女孩(从湖北黄陂来),就静悄悄地坐在房门前,听她说在黄陂苏区当儿童团的故事,共产党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孩子们都拿着红缨枪,在村头高坡上站岗、放哨、查路条,她还会唱许多苏区歌曲,给她童年的心里以无限美好的向往。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被日寇占领,她在北京师大女附中读书,班主任面对全班同学,愤怒斥责日寇强占中国领土,斥责国民党不抵抗政策,痛斥日寇残杀东北同胞,使千百万东北人民家破人亡的罪行。
1935年日寇又向华北进攻了,她的启蒙老师秘密回东北参加武装抗日。她和同学王本英先后到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工作。7月到上海,9月即到“山海工学团”陈家木桥小学教书,认识了戴纪康、吴立奇。“山海工学团”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主办的,校长是张劲夫。她每天教农民孩子读书,每周日都到陈家木桥总团去听课学习。听主讲教师陶行知讲“怎样做小先生”,金仲华讲“世界知识”,艾思奇讲《大众哲学》,李公朴、王造时讲《日寇侵华史》,冼星海教唱抗战歌曲。“山海工学团”是最亲密的革命大家庭,在这里参加了中国青年反帝大同盟。
同年11月调到上海杨树浦路余日章一校教书,余日章是基督教名人,地下党以纪念他为名办了三所小学,两所在杨树浦,一所在英租界,一校校址在日商大康纱厂对面沈家滩贫苦工人聚居地。初期只有一间前楼,校长钟民。戴纪康负责领导大康纱厂和附近工人党小组。她和毛凤山共四个人工作生活在一起。
北京“一二·九”运动爆发后,王本英来到一校,学校扩建为一幢楼房,有了两个教室和宿舍,何实嗣、林一心也住在学校,和郑伯克一起领导学校工作。
1936年初到南京路,跟随何香凝、沈兹九、史良和上海救国会的许多工人学生市民参加国际“三·八”妇女节大会,会后游行示威大队高呼:“反对日寇强占我国东北、华北”;“反对日寇残杀我国同胞,要求国家收复失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大队穿过租界,进入闸北,被军警冲散。
193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国难教育社张宗麟同志为她和戴纪康同志结婚举行婚礼仪式。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寇发动了灭亡全中国的战争。林一心即分派戴纪康到皖东北泗县,在泗县县长黎纯一领导的政训处任副主任,正主任朱伯庸(四川人,共产党员)。“八·一三”日舰用重炮轰击闸北、江湾、浦东。上海立即成了大火海。日机随即狂轰滥炸屠杀人民,千千万万的工人、市民扶老携幼拥进租界,余日章一校二校和“山海工学团”的同志们都集中到三校。地下党立即把难民所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分派她到难民所帮助解决最迫切的吃饭问题,把上海各界捐助的衣被分送给难民御寒,动员大批工人学生到农村去开展游击战争,抗击日寇侵略。11月中国军队撤离南市,上海沦陷。林一心即分派她和吴为真乘难民船去泗县找戴纪康。
泗县是国共合作抗日的大环境,城内驻扎着国民党专员孙伯文和共产党员县长黎纯一(留法勤工俭学,陈毅的战友)领导的政训处和五个县常备大队(每队约150人),她和吴为真分派到第一常备大队任指导员,上级党的领导是张劲夫同志。指导员的任务是随军驻守在泗县城外,和大队士兵一起学习打靶射击,每日出操前讲述日寇侵华暴行血泪史,讲保家卫国抗击日寇,教唱抗战歌曲。
1937年12月日寇攻人南京,残暴屠杀南京三十多万市民,八万多妇女遭到日寇的强奸和杀害,就在此时泗县县长黎纯一,却遭到国民党专员孙伯文的武装袭击,被迫退出城内,转移到城东北青阳。很快日寇就进攻到泗县,孙伯文弃城逃走,泗县沦陷。县领导黎纯一立即呈文状告孙伯文,随即率领我们坚决抗击日寇,狠狠地打击敌人。他们天天打仗,夜夜行军,在转战、斗争中每天都有伤亡,但抗战士气高昂,顽强战斗,誓死保卫祖国保卫人民。最大的伤亡是指导员马文瑞所率领的五大队和部分学生抗日宣传队,被日寇包围全部牺牲。
1939年3月,国民党派新专员盛子瑾到达泗县接管,任命黎纯一到灵壁县时村当流亡县长,没想到5月黎纯一的抗日部队又遭到日寇的进攻,战斗持续整整一天,她和非战斗人员转入山区和大队失掉联系,直到深夜才在一个小村子里找到大部队。当时朱伯庸、戴纪康同志决定,叫她暂到安徽阜阳县抗建中学校长任崇高处生孩子。11月孩子尚未满月,黎纯一从泗县来,对她说:“我被解职,部队已改编,说戴纪康同志是托派,被打死在半城,临刑还高呼“共产党万岁!”她因此与党组织失去联系。
当时,遍地狼烟、走投无路,抗建中学女教师宁坤顺介绍她到田粮处当会计,至1945年8月日寇无条件投降,她立即把孩子戴后生寄养在周木匠家里,从上海坐船经天津回到北京母亲家,后由刘清扬介绍到解放区山西潞城北方大学文教院学习。见到了当年主婚的张宗麟同志,并向他提出戴纪康冤案,但当时无法解决。北方大学学习完以后,介绍她到华北局,由华北局分派到河北省博野县教书。在以后的12年教育岗位上,工作成绩突出,毕业班学生的升学率很高。但是,1958年批判她是“读书做官论”;文革中又被强制改造。
文革后,党在1981年7月13日由中共中央组织部(81)干审字717号,决定为戴纪康同志平反,恢复名誉。1982她被聘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1983年转为老干部离体。
4.原中国驻乌拉圭及委内瑞拉大使

王珍大使, 1942年出生, 1966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之后分配到外交部从事外交工作。现任中国外交协会副会长一职。曾在非、欧、拉美等地区的国家工作过,先后担任中国驻多个国家大使馆一秘、参赞、大使等职务。最近约20年来,一直在拉美地区工作,对拉美地区政治、经济、外交局势尤其熟悉。
附王珍大使诗作:观霞
黄昏出山西行,忽见晚霞奇景,其美难书,叹为观止。
如金,/如彩,/如楼,/如台,/如山,/如海。/看千般变化,/赞奇也,/壮哉!//是西天极乐?/是东土蓬莱?/非神工妙笔,/何如此精彩?!//常叹人生易老,/伤感匆匆去来。/孰知夕阳亦美,/激起如春情怀。
5.解放军第二六四泌尿外科主治医师

泌尿外科主治医师,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主要研究泌尿系[1]结石[2]肿瘤、[3]前列腺增生及男科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泌尿外科腔镜治疗技术。
6.元朝将领王珍(生卒年不详)之国宝,大名(南乐)人,世为农家。珍胸怀大志,意气昂扬。弃家保国,在屡次战役中,常身先诸将,屡立战功。先后任镇国大将军、大名路治中、军前行元帅府事、辅佐上将军、同佥大名行省事等职。太守十二年(1240),王珍入见皇帝,授总率本路军马管民次官,佩金符。后进升本路征行万户,加金虎符。在睢州镇守九年而卒,年六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