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淏子
清代园艺学家,我国重要的园艺学古籍《花镜》的作者。
陈淏子字扶摇, 自号西湖花隐翁。籍贯不详,身世朦胧,惟于自序中略见:“以课花为事,聊以息心娱老耳”。约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生;卒年不详。
陈淏子一生喜读书,爱好栽花。据花说堂刻本张国泰原序说,陈淏子是在明亡以后,不愿做清朝官吏的高土,渴旦旦垦,从事花草果木的栽培和研究,并兼授徒为业。晚年,他对社会风尚表示不满,认为一些人不是在商界投机图利,就是投身宦海争取官职,对种植生产一无所知。这些在《花镜·自序》里有充分的反映。
陈淏子为使人了解花卉种植的方法,通过向花农、花友调查访问,并结合对历代花谱的研究,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写成《花镜》一书。全书分6卷,卷一“花历新栽”,除占验和占候外,授时部分,共分十项,列举各种观赏植物栽培的逐月行事。卷二“课花十八法”,包括课花大略,辨花性情法,种植位置法,接换神奇法,扦插易生法,移花转垛法,浇灌得宜法,培壅可否法,治诸虫蠹法,变花摧花法,整顿删科法等等内容。主要记述观赏植物栽培原理和管理方法,是全书的精华。卷三、卷四、卷五,着重叙述花木的名称、形态、生活习性、产地、用途及栽培。卷六附记了一些观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