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dǎo yá

倒牙

柳杞 《好年胜景》:“白酒半斤,要热的。羊头肉拌大蒜,还有呵,不吃上几个紫红大辣椒,我就倒牙醋心!”

一些人的牙齿遇到酸甜冷热食物的刺激,就会因牙根酸疼而不敢咀嚼,俗称“倒牙”,“倒牙”的发病高峰年龄在40岁左右,易“倒牙”者应在生活中从8方面进行预防。

医学上把“倒牙”叫做牙本质敏感症,它多见于有以下口腔疾病的人群:牙釉质缺损或发育不良,牙周萎缩导致牙颈部暴露,牙龈萎缩而使牙根部暴露,因磨耗、缺损、牙折和酸蚀症而出现的牙本质暴露等。

“并不是所有牙本质暴露的人都会有‘倒牙’症状,它通常与牙本质暴露的时间和暴露的程度有关。”酸痛的强弱还与个体、牙部位、年龄等因素有关。如果出现牙本质敏感症,应注意以下8个方面:

1. 如发现牙齿有楔状缺损等要及时到医院口腔科进行治疗。

2. 注意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竖刷牙习惯,用温水漱口。

3. 避免食用过冷、过热的食物。

4. 冬季外出,别直接吸入冷空气,可戴口罩进行防护。

5. 不要吃太硬的食物,以减少牙齿的过度磨损。咀嚼食物要用双侧,不要偏侧。

6. 用脱敏、冷酸灵等药物牙膏刷牙,刷牙时将膏体涂在牙齿敏感处3—5分钟,以便让药物成分充分与牙齿接触。

7. 咀嚼普通干茶叶3—5分钟,茶叶中的鞣酸可提高牙神经对刺激的抵抗力,从而降低牙神经的敏感性。

8. 牙本质敏感症严重的患者,要及时去正规专科医院进行脱敏治疗。

“倒牙”在医学上被称为牙齿感觉过敏,又称牙本质敏感症,是指在牙本质部分暴露或者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牙齿遇到在通常生理范围内不致产生反应的外界刺激时出现异常酸痛感,如:温度(冷、热)、化学(酸、甜、咸、辣)、机械(刷牙、摩擦硬物)等。其最典型的发病特征为发作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