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四牌楼
据史书载,东四牌楼与西四牌楼同时修建于明朝年间,皇城一东一西各有四座,故以“东四牌楼”、“西四牌楼”简称之;两处均为三间四柱三楼式有戗柱的木牌楼,跨于路口四面的街道上。东四牌楼每座牌楼的正间上各挂一白色石匾,两面镌刻着同样的字,跨南北街的牌楼为“大市街”,而东西牌楼名称则恰与西四牌楼相反,东牌楼为“履仁”、西牌楼为“行义”。 博学多才的大学士刘庸就曾在东四牌楼迤南的驴市(后更名礼士)胡同居住过。东四牌楼迤东路北,有座大慈延福宫,乃明之大刹,香火极盛,相传明崇祯帝继位后,慕名到庙中求签,求了三次都是“下下签”,一怒之下禁止了此处的香火庙会,直至清朝乾隆时该庙才得以重修复开,但香火已不及昔日鼎盛,庙前多估衣摊(卖旧衣服的),故又有估衣街之称。东四牌楼迤西是猪市大街,猪市大街以北便是有名的隆福寺(后改建东四人民市场),解放前定期举行庙会,引来人流如织,如今寺已不再,但隆福广场周边生意兴隆的风味小吃,还是仍能让人在大快朵颐时,咂摸出点历史的沧桑。民国年间,将东四牌楼改建成主体为混凝土结构的无戗式牌楼,仍为三间四柱三楼式,并将牌楼各间的跨度和立柱高度相应增加,以应付路口日益增大的交通流量,而牌楼原有的柱冠、石匾等部分依旧利用。据《北平旅行指南》重排本(马芷庠著,张恨水审定)记录,东四牌楼曾一度支以木架,宣言拆去,以免伤人且便交通,经张作霖用电话制止,并云“何人主动拆毁,查明即将此人枪毙”,旋将木架移去,历经百年风雨的老牌楼终于逃过一劫,从这个角度讲,还是得感谢张作霖的。新中国建立后,于1951年维修了东四牌楼,1954年12月将其拆除,同时拆除的还有西四、东单、西单等大批牌楼、巡城门建筑,没有进行迁移,楼主只能看老照片一睹风采了。
相关文章
朝阳门和东四牌楼
夏开元
解放前,我住在朝内大街南小街北口,那时候我正上小学,因为空闲时间多,家里也没人管,我就经常到朝阳门附近玩,当时人们习惯称朝阳门为齐化门,崇文门为哈德门(明朝名称)。朝内大街很窄,而便道却很宽敞,两边的开阔带从朝阳门一直延伸到东四牌楼(现在的东四十字路口)。
解放前,牌楼是北京的名胜景观,有东四牌楼、西四牌楼,还有坐落在前门箭楼南面的五牌楼。东四牌楼与西四牌楼一样,是由东西南北四座牌楼组成的,这四座牌楼在十字路口形成一个“口”字,现在说的东四,应该是东四牌楼的简称。当时房屋矮小,牌楼就显得巍峨高大。每个牌楼有三个出入口,中间走汽车、电车;两边走洋车、自行车,在四牌楼附近有许多大商号,显得非常热闹,平时我愿意到四牌楼附近遛弯儿,在牌楼上有一排排的燕窝,一到晚上,无数的燕子围绕牌楼尖叫着飞来飞去,形成一个独特的景观。出了朝阳门一直往东就是东岳庙。一直往西走,过了四牌楼就是隆福寺,这两个地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的隆福寺不像现在有许多商场和大厦,而是在一个庙里面,密密麻麻摆了很多小摊,有卖艺的、吹糖人的、看西洋景的、拉洋片的、卖布头的,还有许多小吃摊,显得非常热闹。
沿朝阳门内大街两侧的开阔地也热闹非凡,虽不像隆福寺那么热闹,但也形成了两排地摊,有卖菜的、套圈的、租小人书的、打铁的、卖旧货的,我常到那里去看小人书。出了朝阳门不远就是乱葬岗子,即到处是坟头,还有烧砖留下的水坑,称窑坑,一到礼拜天,我就找几个小朋友常到那里游泳和捉蛐蛐。朝阳门附近没有什么公共汽车,只是在东四牌楼有有轨电车,电车是两节车厢,一面开一面响着叮当的铃声。也称当当车,路线是由东四牌楼往北到交道口,往西拐过小经厂、鼓楼然后往南到地安门、再往西到厂桥、再往南到西单、往东过天安门到东单再回东四。我也曾坐着电车到天安门附近玩,那时不像现在的长安街,根本没有像样的马路,只见一片片的垃圾和煤渣堆积成山,一片荒芜。
朝阳门大街附近的变化是历史的见证。在日本侵华时期,每天一到晚上八点就关城门,看见过拿着刺刀耀武扬威的日本兵;看见过排队买混合面的穷苦百姓;看见过旧北平街上,美国大兵的吉普车呼啸而过;也看见过解放前夕,堆满沙袋形成的碉堡和傅作义的军队。
1948年12月31日解放军举行了入城式,朝内大街上贴着军管会的公告,人们涌上街头,扭着秧歌、打着腰鼓,欢庆古老的北京迎来了春天。
星移斗转,弹指60多年过去。但是,至今我还一直怀念着当年的朝阳门和东四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