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原位修复技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通常解决土壤污染的办法有异位( Ex Situ) 修复和原位( In Situ) 修复两种形式。异位修复是将受污染的土壤挖出后用化学物理方法清洗、焚烧处理、热处理及生物反应器等多种方法治理, 这是早期常用的方法。由于它涉及挖土和运土,因而存在明显的不足: 处理成本高; 很难治理深度污染特别是污染物渗入至饱和层土壤及地下水的场合; 不能处理建筑物下面的土壤污染; 破坏原土壤结构及生态环境等。针对异位修复的这些问题, 西方国家近十几年来发展了多种原位修复技术, 在现场条件下直接修复污染的土壤, 其中比较典型的是: 原位气相抽取技术、原位生物修复技术、以及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原位土壤冲洗技术、原位电磁波频率加热技术、原位玻璃化技术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