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色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瓷器釉色名。亦称“紫金釉”。一种以铁为着色剂的高温釉,釉料中氧化铁和氧化亚铁的总量达5%以上。始于宋,宣德紫金釉釉面肥厚、光洁莹润,并有桔皮纹;嘉靖紫金釉色泽较浅,釉面有的光亮,有的晦暗。清顺治、康熙、乾隆时紫金釉较为流行,康熙时釉色黄褐,多用于器物口部边沿;乾隆时在酱色地上抹金并加以描金的仿古铜彩器,是当时制瓷工艺中的特殊品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