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脾镇惊散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益脾镇惊散

药物组成:人参1钱半,白术(土炒)3钱,茯苓3钱,朱砂8分,钩藤2钱,甘草(炙)5分。

处方来源:《金鉴》卷五十二。

方剂主治;惊泻。小儿气弱受惊,夜卧不安,昼则惊惕,泻泄粪稠若胶,色青如苔。

方剂功效;镇心,抑肝,益脾。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用法用量:每服1钱,灯心汤调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就诊医生的指导。

【来源】《医宗金鉴》卷五十二。

【组成】人参4.5克 白术(土炒) 茯苓各9克 朱砂2.4克 钩藤6克 甘草(炙)1.5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服3克,灯心汤调服。

【功用】益脾清肝,镇惊安神。

【主治】小儿气弱受惊,致成泄泻,昼则惊惕,夜卧不安,粪稠若胶,色青如苔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