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劲
沈劲(晋)(?~365)字世坚,武康人。父充,与王敦构逆,劲当坐诛,乡人钱举匿之,得免。劲少有节操,哀父死于非义,欲立勋以雪先耻。年三十余,以刑家不得仕进,郡将王胡之深异之。及镇洛阳,上疏曰“臣当藩卫山陵,式遏戎、狄,艰难急病,非才不济,吴兴沈劲,清操著于乡邦,贞固足以干事,若令参令府事,义附必众。劲父充,昔虽得罪先朝,然其门户累蒙旷荡,可特垂沛然许臣所上,诏听之”。劲既应命,胡之以疾夺职。升平(351—361)中,慕容恪侵逼山陵,劲自表求效。乃令劲自募壮士,得千余人,以助击贼。会主将率众而东,留劲五百人守城。劲志欲致命欣获死所。寻以城陷被恪执,神气自若,竟不屈,恪奇而将宥之,中军将慕容虔曰:“劲虽奇士,观其志度,终不为人用,今若赦之,必为后患”,遂遇害。恪还,从容言于慕容日韦曰“定洛阳而杀沈劲,实有愧于四海。”朝廷闻而嘉之,赠东阳太守。子赤黔,为大长秋,赤黔子叔仁,义熙中为益州刺史。
按:当时东晋内部对北伐和收复中原积极的人少,桓温打着北伐、迁都的旗号,实际上扩充自己的实力,陈祐守洛阳只有二千人,而桓温最多时派庾希和邓遐领三千人支援,朝廷下诏让桓温经营旧京,去洛阳时,桓温却驻防合肥,在这种情况下,让王胡之为司州刺史,也是“以疾固辞”,东晋担任过司州刺史的很少,都不愿意去任职,长期空缺。朝廷同意让沈劲赴任带领他招募的千人前往,洛阳守军多次击退攻城部队,直到粮食耗尽,敌军攻打许昌,桓温也没有派兵救援许昌,陈祐留沈劲五百人守洛阳,自己去救许昌,也一去不返。半年后,洛阳最后在慕容恪、慕容垂联合进攻下失陷,沈劲被俘殉国。他的行为表现了爱国情操,用自己的忠义改变了家庭叛逆的名声,解除了禁锢,子孙也入仕成为朝廷官员,沈劲的经历也反映了东晋政府内部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