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绛[绛、纁,读音作jiàng(ㄐㄧㄤˋ)]

一.姓氏渊源:

单一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初期晋穆公所迁都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姓苑》记载:“晋穆公迁都于绛,后以邑为氏。”

春秋时期,周成王姬诵封唐叔姬虞于唐,其子为晋侯,周夷王姬燮继位后,晋侯迁国于晋水,改国号为晋,建都于晋水之阳安邑一带(今山西闻喜)。到了第二十九世晋穆公姬费王时期,他又迁都于原古崩阝国(字库里没有该字)之地的绛(今山西运城稷山),在今稷山县白家庄、均安村附近的绛山一带,三面沟壕,前临兴河,背靠大坡,形势险峻,易守难攻,古称其地形为“玉壁”,因此,晋穆公所建的绛城又称作玉壁城。

二.郡望:

平阳郡:西汉初年置平阳县,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八年(公元247年),将河东郡分出一部分与平阳县合并,设置为平阳郡,治所亦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其时辖地在今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即今山西省临汾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