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角亚目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隐角亚目Cryptocerata

历史1951年,Fieber将半翅目(狭义)分为显角亚目和隐角亚目。近几十年来的研究证明,显角亚目是一个多元进化的类群,而隐角亚目不具备一个亚目的分类地位。Stys and Kerzhner(1975)将其分为7个型,73 个科:T . Schuh and P. Stys (1991), J.A.Slater(1992) 将其分为7个型23总科和76个科。目前7个型的分类系统得到广泛的承认,而Fieber的两亚目系统基本不再使用。

包含的类群一些老文献中采用的是Fieber的两亚目系统。因此有必要将其包含的类群说明一下,以便于理解。

隐角亚目昆虫的触角比头部短,隐藏在复眼下的沟中;多为水生种类。例如:

A,负子蝽科(田鳖科)Belostomatidae

体长9-110毫米.前足捕捉式,腹部末端的呼吸管短而扁,能缩入.触角4节,前3节一侧具有叶状突起.成虫臭腺发达。

B,蝎蝽科Nepidae

体长15-45毫米.头部扁平.触角第2节或2,3两节有指状突起.前足捕捉式,中,后足细长,适合步行.各足跗节均为1节。

C,仰蝽科Notonectidae

体长5-15毫米.常较狭长,身体向后逐渐狭尖,呈优美的流线型.白色,灰白色或具蓝色斑.终生以背面向下,腹面向上的姿势在水中生活.整个身体背面纵向隆起,呈船底状.腹部腹面下凹,有一纵中脊.后足很发达,压扁成桨状游泳足,休息时伸向前方。捕食性。

D,划蝽科Corixidae

体长2.5-15毫米,体多狭长,成两侧平行的流线型.在较淡的底色上具有典型的斑马式的黑色横走斑纹,很易识别.头部后缘多少覆盖在前胸背板上.前足一般粗短,跗节1节,特化加粗为匙形;后足游泳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