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环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什么是鸟类环志

当前世界上用来研究候鸟迁徙动态及其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鸟环由镍铜合金或铝镁合金制成,上面刻有环志的国家、机构、地址(信箱号)和鸟环类型、编号等。一般把环戴在鸟的跗跖部(脚环)。戴环后即进行鸟体测量,数据记在统一设计的专用环志卡上,然后放飞。相传在2000多年前,吴国宫女就曾以红线缚在家燕跗跖部,观察其返巢的习性。但科学性的使用环志,始于1899年丹麦教师马尔坦逊(H.C.Martensen)。目前环志研究已扩展到很多国家。除各国专业环志研究机构外,还组织了洲的或世界性研究网络,年环志候鸟数百万只。我国环志工作起步较晚,1982年在中国林业科学院建立了全国鸟类环志中心,1983年在青海省鸟岛正式进行了我国首次鸟类环志试验。通过环志鸟回收所提供的信息,可以了解候鸟迁徙的时间、路线、范围、高度、速度和种群数量、年龄等生态学规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