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鉴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作者陆羽(733-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或

陆羽鉴水
陆羽

云自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不就。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浙江湖州苕溪,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全唐文》有《陆羽自传》。

原文云代宗朝李季翔刺湖州,至维扬,逢陆处士鸿渐。李素熟陆名,有倾盖之欢,因之赴郡。至扬子驿,将食,李曰:“陆君善于茶,盖天下闻名矣。况扬子南零水又殊绝。今日二妙千载一遇,何旷之乎!”命军士谨信者,挈瓶操舟,深诣南零,陆利器以俟之。俄水至,陆以勺扬其水曰:“江则江矣。非南零者,似临岸之水。”使曰:“某棹舟深入,见者累百,敢虚绐乎?”陆不言,既而倾诸盆,至半,陆遽止之,又以勺扬之曰:“自此南零者矣。”使蹶然大骇,驰下曰:“某自南零赍至岸,舟荡覆半,惧其鲜,挹岸水增之。处士之鉴,神鉴也,其敢隐焉!”

译文唐代宗时期,湖州刺史李季卿到维扬(就是今天的扬州)与陆羽相逢。李季卿一向倾慕陆羽,很高兴,便于陆羽说"陆君善于品茶,天下闻名,这里的扬子江南零水又特别好,二妙相遇,千载难逢"。因而命令军士执瓶操舟,到江中去取南零水。

陆羽趁军士取水的时间,把各种品茶器具一一放置停顿。不一会,水送到了。陆羽用杓在水面一扬说"这水倒是扬子江水,但不是南零段的,好象是临岸之水"。军士说"我乘舟深入南零,有许多人看见,不敢虚报"。

陆羽一言不发,端起水瓶,倒去一半水,又用水杓一看,说:"这才是南零水"。军士大惊,急忙认罪说:"我自南零取水回来,到岸边时由于船身晃荡,把水晃出了半瓶,害怕不够用,便用岸边之水加满,不想处士之鉴如此神明。"

李季卿与来宾数十人都十分惊奇陆羽鉴水之技,便向陆羽讨教各种水的优劣,并用笔一一记了下来。

简析一、解释词语:

1.李素熟陆名 (知道)

2.况扬子南零水又殊绝(独特)

3.操舟诣南零 (驾驶)(到)

4.天下闻之(代词,指陆羽善于煮茶)

5.陆和器待之(代词,指军士取来的南零水)

二、"二妙":

文中李季翔提到的“二妙”分别是指:

1.“陆君善于茶,盖天下闻名矣”:

2.“况扬子南零水又殊绝”

三、“谨信者”:

陆羽鉴水为什么要特意点名李季翔所派水军士是“谨信者”?

答:(1)“谨信者”有恭谨诚信之意,派自己的亲信取水以示李季翔对茶圣陆羽的倾慕和对取水的重视和郑重。(2)为下文军士老实承认在岸边取水做铺垫 。

四、引导:

本文通过一件看似不可思议的事,表现了陆羽对与茶密切相关的水研究之精深,这也表明陆羽对茶的研究更达到了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从而也体现了我国历史悠久成就超群的茶文化。

文中通过陆羽“以勺扬之”判定“自此南零者矣”,又通过“使蹶然大骇”,感叹“处士之鉴,神鉴也”,从正侧两方面互相映照地突出了陆羽之“神”,生动形象,又极具趣味,令人读来颇有回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