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不保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词 目】朝不保夕使用频率 常用

【发 音】 zhāo bù bǎo xī

【释 义】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出 处】晋·李密《陈情表》:“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示 例】 这通告示,轰动了整个固始城,津津乐道,竟似忘了身在危城,~。(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近义词】危在旦夕、岌岌可危

【反义词】安然无恙、高枕无忧

【英 文】 precarious

【灯谜】日内瓦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形势危急

【故事】晋武帝统一全国后,推行“以孝治天下”,提倡孝敬父母,尊重老人。他想启用西蜀尚书郎李密,就下诏书任命李密为郎中。李密不愿出来做官,就写《陈情表》上书,说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祖母的日子朝不保夕了,待伺候祖母后再出来做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