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韩民〔三韩后裔〕韩民,又称“韩人”或“三韩子孙”、“三韩后裔”(简称:“韩裔”),包括了今天的朝鲜人和韩国人。

因为他们共同的祖先是韩半岛(朝鲜半岛)古代的“三韩”(马韩、辰韩和弁韩),故称之为“三韩子孙”、“三韩后裔”、“韩人”、“韩民”或“韩裔”。

详见:三韩

中国博士 韩民韩民博士,男,自1982年起就学于南京大学物理系,于1986年获学士学位,1989年获硕士学位。1989年7月,进入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前身-材料科学研究所任职。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成立后,历任该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并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1997年,于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学科获博士学位。1997-1999年于日本工业技术院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任STA Fellow。2001年受教育部学术振兴计划派遣赴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为高级访问学者。2002年应邀在德国佛莱堡大学物理系及材料科学研究所从事访问研究。

韩民博士学术研究上的主要兴趣是原子团簇的物理特性及其在纳米技术上的应用,特别是通过尺寸均一、可控的原子团簇束流淀积进行各种纳米结构的制备。这项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材料在纳米尺度的生长行为以及复杂纳米结构的可控组装,它们在光、电、磁及热物理等方面的特异性质及其在功能器件领域的应用途径。由于在技术上与当前亚微米尺度的器件制造工艺具有好的兼容性,这项研究有希望为纳米尺度的器件制备提供过程简单、高效、快速和低成本的,并且制作过程可以通过现有的各种精密分析手段实时监控的方法和工艺。

自1990年代以来,韩民博士对三类典型的团簇束流源:即基于高温蒸发的气相聚集源、基于Pulsed laser ablation (PLA)的脉冲团簇源以及磁控等离子体团簇束流源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其中,在磁控等离子体团簇束流技术上,他曾受到其发明者、著名团簇物理学家Haberland教授的精心点拨,得其精髓;在PLA型团簇束流技术方面,他以Smalley教授(fullerene的发现者)所创造的团簇源为基础,提出了“激波约束”的新概念,以实现对团簇生长的精细控制。对上述团簇束流源,他已掌握了设计制造的核心技术,并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以上述研究为基础,韩民博士在其实验室建立和发展了气体聚集法团簇束流的产生装置以及团簇束流探测及束流团簇淀积制备纳米结构的实验系统,并进行了低能团簇束流淀积的方法、机理以及所制备纳米结构的形态、尺度和相关物理性质的细致研究。这些工作在我国都是开拓性的。

自1990年代以来,韩民参加或主持了十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和面上项目以及其它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的研究,发表了60余篇SCI论文,参著专著与教材两部,申请及获得多项国内外专利。并获得江苏省科学进步二等奖(二次),能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学术奖励。

研究方向:

• 尺寸均一原子团簇束流的形成机理和制备方法

• 稠密纳米粒子阵列与纳米线阵列的制备及其光学和电学性质

• 纳米材料二维结构和形态的表征和描述方法

• 微尺度的热力学与质量、能量传输

• 光学近场与纳米粒子阵列;近接(closely spaced)纳米粒子间的光、电耦合

科研项目:

·"近场耦合表面等离激子电磁波导阵列的制备及其纳米光学性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团簇组装纳米结构的量子性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

·“近距邻接耦合团簇阵列的可控制备及其在高灵敏纳米传感器件中的应用”,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纳米材料与器件专题项目

·“团簇组装纳米结构的热物理性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

·“团簇及团簇阵列金属-非金属转变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校长——韩民

与其带着死板的课本走进课堂,不如引领学生走向知识的海洋。

—— 韩民

韩民,男,1969年9月生,汉族,中共党员。1993年7月,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数学教育专业,学士学位。2000年7月,获得计算机应用第二学历,2006年6月,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班结业。现任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自1993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他扎根农村,始终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从事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教学等工作。先后在《中国电脑教育报》、《辽宁教育》、《基础教育》等刊物上发表了20余篇教育教学文章。参加编写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一书(第五章《文字处理系统》4万字),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他执教的多节数学课和计算机课在省市评优课比赛中获奖,其中《梯形》、《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等课获省级一等奖。他制作的多个课件在省市课件评比中获奖,其中《三角形内角和》、《几何引言》等课件获省一等奖。2002年底,他作为“中国优秀青年教师访日代表团”成员之一,对日本进行了为期21天的访问考察和教育研修,并获得JICA颁发的结业证书。2004年底,他作为“辽宁省教育考察团”的成员之一,对欧洲教育进行了为期15天的考察,所撰写的《千山万水寻觅去,为有清风扑面来?D?D欧洲教育感言》发表在国家级刊物《基础教育参考》2005年第3期上。他先后被授予“辽宁省优秀青年教师”、“辽宁省优秀教育科研工作者”、“辽宁省首届中小学素质教育拔尖人才”、“辽宁省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

贴子相关图片: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