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成忠
谭成忠 教授
光电功能材料及器件实验室
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基本情况:
学历:
1979-1983:中南矿冶学院(中南大学)学士学位
1983-1986: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硕士学位
1989-1993: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Germany 博士学位
1993-1994:Universität Dortmund, Germany 博士后研究
1994-2000: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Germany 教授资格(Habilitation)
工作简历:
1986-1988: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
1994-2000: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Germany 教授资格(Habilitation)
2000.1-2000.12: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Germany, Priv.Doz
2001.1-现在: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和科研成果:
1. 透明介质中入射光的电磁能量与激发的偶极子的Hamiltonian的能量平衡关系
根据这一平衡关系,我们导出了Newton-Drude方程,介质色散方程。并根据SiO2玻璃不同密度下折射率的实验结果对常用的Lorentz-Lorenz方程以及Newton-Drude方程进行讨论。确定了Newton-Drude 方程的有效性:
Tan,C.Z., Physica B 269, 373 (1999).
2.介质平均极化率(the mean polarisability)与介质密度的微分关系
在固体理论中,介质的平均极化率一般认为是与介质密度无关的物理参数。但在色散理论中,介质的平均极化率α与介质不同波段范围内的共振频率有关。这些共振频率对应于振动光谱(红外、拉曼、紫外至可见)的吸收频率。实际上这些光谱频率随介质密度(ρ),温度,压力发生改变。共振频率与介质密度的关系由Grüneisen常数(γi)来描述。因此介质的平均极化率也是与介质密度有关的量。将这一关系式与Newton-Drude方程结合起来,系统研究了SiO2玻璃的热光效应(折射率随温度的变化)与温度以及色散的关系。以上这些工作是光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重要理论基础。 Tan,C.Z., Arndt, J., Physica B229, 217 (1997).
Tan,C.Z., Arndt, J., Physica B233,(1997) Addendum.
Tan,C.Z., Arndt, J., Xie, H.S., Physica B252, 28 (1998).
Tan,C.Z., J.Non-Cryst. Solids 238, 30 (1999).
Tan,C.Z., Physica B269, 373 (1999).
Tan,C.Z., Arndt, J., J.Non-Cryst. Solids 249, 47 (1999).
3.介质材料在红外波段范围内折射率及色散的光学干涉测量方法
在紫外至可见光波段范围内,介质的折射率可用棱镜方法精确测量,但在红外范围由于缺乏合适的单色光源,一般来说介质折射率都通过对反射光谱的Kramers-Kronig变换获得,精度较低,但光纤通讯中的应用均在红外波段。因此红外波段范围内介质折射率的精确测量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建立一套完善的光学干涉测量方法,通过红外光谱测量我们并可精确测量介质在红外波段的折射率及色散。这一方法成功的应用于从室温至580oC温度范围内SiO2玻璃在红外波段范围的折射率以及通过介质或金属界面反射引起的光学相位变化。发现SiO2玻璃在红外波段范围内有两个色散极小的波长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