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并蒂 :

bìng dì

1.指两朵(及以上)的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

唐 杜甫 《进艇》诗:“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宋 陆游 《或遗木瓜有双实者香甚戏作》诗:“ 宣城 绣瓜有奇香,偶得并蒂置枕傍。”

《镜花缘》第一回:“同一梅花,有绿萼、朱砂之异;同一莲花,有重台、并蒂之奇。”

冰心《荷叶 母亲》:“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又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2.比喻男女合欢或夫妇恩爱。

唐 皇甫松 《竹枝》词之三:“芙蓉并蔕一心连,花侵隔子眼应穿。”

明 杨珽 《龙膏记·错媾》:“乐事生平占,天从人愿,芙蓉并蒂,兔丝不断。”

清 李渔 《慎鸾交·赠妓》:“有话须陈,并蒂分房各有根。”

3.常以并蒂芙蓉此成语来用。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

出处:唐·皇甫松《竹枝词》:“芙蓉并蒂一心连,花侵隔子眼应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